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求扇面的故事(之三)

    么书仪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12日   03 版)

        应该是十几年前,洪子诚的同事赵祖谟忽然来电话,说是他认识一个新加坡养猪出身的华人叫做陈英才,陈英才是早年的新加坡华侨,一生中勤奋努力、如今已是家财万贯。这陈英才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却喜欢乱读书,买到了我的书《元代文人心态》,拜读之下非常崇拜,想要直接和我通话,可不可以把电话号码给他?我犹豫了一下,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就答应了。想不到的是,他的电话来得很勤,电话聊天也很长,聊读后感、聊养猪、聊他的勤奋努力、聊他的公司、他的老妻、他的孩子、他的朋友、聊我在做什么,好像是聊得也很投合……知道了我喜欢邮票,他就寄给我很多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出的邮票、首日封,我们之间慢慢地就变成了电话朋友。

     

        2005年,当他知道了我已经去荷兰出差一个月,为了研究“高罗佩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方式”回到北京的时候,就一定要送给我一本他的藏书——高罗佩著《狄仁杰奇案》(南洋印刷社有限公司,一九五三年十一月版),我推辞不掉,不久就收到了挂号寄过来的书:书的封面上有行书写着“狄仁杰奇案”,陈英才在内封反面自注着:

     

        书名“狄仁杰奇案”题字潘受:虚之先生,南洋大学第一任秘书,后因南洋大学学潮被禁出国达二十年,潘公乃新加坡国宝级之书法家,著有《海外芦诗》等。

     

        英才 2005年交记

     

        我第一次见到新加坡版的华文书,因为这本书已经有半个世纪的书龄,封面的破损处陈英才做了修补,还包了透明纸的书皮,蓝色封皮上有白色花纹,黑色的书名写在红色的字框中,封二封三上作者高罗佩博士的黑白照片和作者原稿手迹赫然在目。之后是签署着“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冯列山写于新加坡”的“案头语”和“一九五三年十月五日黄应荣序于新加坡”的“黄序”。

     

        为《狄仁杰奇案》题写书名和写序的潘受、冯列山、黄应荣都是当时的知识界高层。《狄仁杰奇案》作者荷兰人高罗佩(1910-1967)也是一个奇才,他是荷兰的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流芳后世的应该还是他的业余汉学家的成就,因为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应归功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他对于侦探小说《狄公案》的翻译和创作都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他的《中国古代房内考》的李零郭晓惠等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都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2015年,七十高龄的陈英才把他的事业很不情愿的交给了儿子们,不得不开始了“含饴弄孙”的生活,他在电话中喋喋不休的告诉我他的苦闷、他的不习惯、他的没着没落、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用了……我对他说:你一定要自己过去这个坎儿,自己找到喜欢做的事情……下一次电话中,他说他在画画、写字,我赶紧向他求扇面,他很高兴,似乎是找到了一件可以打发时间的事情做一做。

     

        不久,陈英才的信件和两个扇子寄到我家。信中写道:

     

        書儀先生:金安。昨日把二面折扇去找刻匠刻上贰拾捌字,再抹上金粉,回家再涂上桐子油。今早带着忐忑之心情,再度打开二扇面,直令在下心惊胆跳神不宁,凭这种粗糙之垃圾,竟敢寄上与書儀先生,厚颜厚颜。

     

        猪郎谨上(下钤朱文方印)

     

        他的朱文方形印章很奇特,上半是画着一个猪头,下半是“英才”二字,这枚独特的“猪英才”印应该是以志不忘出身根本,和自称“猪郎”是一样的意思。就像他从不讳言自己是“养猪的出身”“没有学历”一样——这是陈英才独特的坦率和可爱之处。

     

        一个扇面画着兰花,题字:幽韵冷香 钤印:猪英才

     

        背面题诗:悬崖峭壁缺土砂,幽兰贞洁择为家,武帝御题大风辞,叶有秀兮传天下

     

        题款:書儀先生审哂 星洲饲猪郎英才戏笔 压角章:陈英才印

     

        扇骨刻字: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第二个扇面画着梅花,钤印:猪英才

     

        背面题诗:南国无雪又无春,至今未睹幽素容,暮倾癯仙凭画笔,假借诗书传香风

     

        题款:書儀先生逼纳 市耕猪农英才厚颜陋笔压角章:陈英才印

     

        扇骨刻字:梅珠染墨捷笔香,暖风徐拂点清香

     

        陈英才1939年在抗战中出生,祖籍梅州大埔,小时候家中无田,父亲远在新加坡,他和哥哥跟着母亲在山沟里种菜换米吃,白薯、地瓜、树根、树叶、米糠掺杂着果腹已经是寻常之事。

     

        九岁时到新加坡父亲那里,进入免费学校读小学,十一岁自己报名到新加坡天主教会的“公教中学”读小学五年级,1959年高中毕业。

     

        之后到了澳洲,在澳洲曾到“英联邦研究院”当学徒。1967年毕业之后回到新加坡,在林天骥的实验室当学徒。1972年,和一批有实力的显贵建立了“新农发有限公司”。

     

        林天骥是用庚子赔款赴美读书的三十六个中国人之一,矿物学博士。学成之后回到中国,1954年从上海赴新加坡创业,改行专攻畜牧业,他的“新农发有限公司”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林天骥也被李光耀总理誉为“畜牧业饲料之父”。

     

        在这个跨国公司里,陈英才的潜质和勤奋得到了开发和发展,他努力钻研和实施“猪房建设”和猪的粪便“污化处理”成为沼气的工作,1972年他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成为“新农发有限公司”的股东。

     

        他引以自豪的有两件事,那也是他的事业发展的顶峰。

     

        一是:1990年,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坤甸邀请他到一个投资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养猪场做总顾问,全权负责策划养猪场的建设和污化处理,助手是一个德国的污化处理专家。

     

        二是:四五年前,中国的农业部长邀请他在吉林省永吉县全权负责建立一个三十万头猪的养猪场,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养猪场现在已经开始启动——他全力以赴地把养猪的先进技术带给了自己的父母之邦。

     

        陈英才自称“猪郎”,每次给我写信,落款之后所钤的印章都是一个猪头,可见他对于自己选择的事业的热爱。

     

        他的名片上的头衔有:新农发展有限公司、星岛畜牧业私人有限公司、亚西安油粮畜牧组主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畜牧组主席、百利投资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他用一生的勤勉和努力,在新加坡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

     

        求扇面的故事是我和师友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一个故事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