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在世界上被誉为三大博物馆之一,它们是: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确实,在当今世界,论收藏文物展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涵盖地域之广、涉及品种之众,这三家博物馆,毫无疑问属于世界级首屈一指的超级博物馆,一般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恐怕都要甘拜下风。我有幸,这三家顶级博物馆,都已走马观花过。
大英博物馆确实是大而博。博物馆的馆藏范围,涵盖了古埃及与苏丹、古近东、非洲、大洋洲、美洲、亚洲、及欧洲,这当中,非洲另有埃及馆,亚洲专门有中国、日本、韩国馆,欧洲有古希腊、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馆,以及现代欧洲与美国馆等。换言之,从上古到近古,直至现代,几乎全世界各大洲范围及代表性国家与地区的历史文物,都是它的收藏对象,它当之无愧地成了当今世界文化与文明的最佳指南之一。
巴黎的卢浮宫有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画像、维纳斯雕像等三件,大英博物馆也有镇馆之宝,那就是1816年迎进馆内的雅典帕台农神庙里精美的大理石石雕。有人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到大英博物馆参观,应该看一些中国以外的陈列,这个理念实在有误。大英博物馆内的东方中国馆所收藏的东西,不少是中国本土没有的,鸦片战争期间及其后,甚至更早,英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掠夺的文物,恐怕很难统计究竟有多少。正因此,大英博物馆的馆方人员曾自傲地说,这里收藏的展品,很多是原产地国家所没有的——不光是中国,还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近东、非洲、大洋洲等。客观地说,大英博物馆为保存世界文化遗产做了好事——馆内大量的收藏,为保存世界多个地区的文化遗产和考古文物,起了保护作用,从而使世界多个地区的文化和文明由此得以留存和延续。但换另一个角度看,这本身是否属于英国人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攫取和掠夺呢?这些文物展品其实是应该让它们的主人——本国人民,将其保存在本国博物馆中的,如今他们反而成了外来参观者。有意思的是,作为建在英国本土的大英博物馆,自称不是一个仅仅收藏英国本土文物的博物馆,在它建馆的头一百年中,英国本土的藏品相当少——毫不讳言,从一开始,大英博物馆的目光和兴趣就在遍及全球的文物上,他们早就将目标投向了全世界,这就是所谓“日不落”帝国的形象体现——这当中,英国的那些驻外使节与大使们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为博物馆历年收进大量古代文物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不光修复、保存、陈列、展示馆藏文物展品——这是它的本职功能,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它还同时从事与博物馆事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用通俗的话来说,他们特别注重对馆内所有文物藏品作科学与文化的诠释,以便让更多的民众懂得并了解博物馆内存放展品的学术意义与文物价值。由此,他们对馆内收藏的所有文物展品,展开了系统的、有目的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研究,在此同时,他们还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投入到对文物的考察与发掘之中,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物展品,为今天的现实服务——使其为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遗产、艺术创作、文物考古等作参考研究。
大英博物馆建馆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在这二百多年中,他们始终立足于将博物馆建成国际学术中心的建馆宗旨,努力做到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知识与教育公众。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不光重视馆内展览,还通过馆藏出借,举办一系列讲座和研讨会,大量发表文章和出版书籍,来宣传博物馆的收藏。这很具有超越一般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就这点说,大英博物馆为世界范围的文化机构起了表率作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由于过于匆忙,我居然没有去看一看博物馆内的大阅览室,这个阅览室就是当年马克思常去看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如今,原先的图书馆已迁往另址,并正式改名大英图书馆,但博物馆内还保留了当年的大阅览室,它建在博物馆的庭院中央,据说,其硕大的环形结构、镀金的巨型穹顶,以及网状般立体布局的阅览座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多么想去坐一坐当年马克思曾经坐过的那个座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