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军旅文学的伦理叙事

    刘大先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9月07日   11 版)
    《英雄话语的涅槃——21世纪初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傅逸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42.00元

        傅逸尘集中提炼描述了21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题材,将它们归纳为六种伦理叙事,并在这些类型中灌注了历史性的眼光。

        傅逸尘一般会被当作军旅文学批评家,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其实军旅文学只不过是他因为工作关系而较多关注的研究领域。当然,将批评的对象集中于军旅文学,对他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优势——这使得他能够迅速以一种特色鲜明的批评形象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批评理路,那就是积极介入当下的军旅文学现场,在文学史背景下梳理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来龙去脉,并着力于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的探讨。

        从《重建英雄叙事》《叙事的嬗变——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写作伦理》到《英雄话语的涅槃——21世纪初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这三本专著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逸尘所念兹在兹、一以贯之的批评关键词就是“英雄”“叙事”和“伦理”,这三者构成了傅逸尘理论批评体系中三个相互辏合的立体维度。

        “英雄”首先源于批评主体特定的军人身份,但更深层的指向则在于一种美学风格,这是由军旅文学作为一种特定文学题材的意象、风格与精神积淀所决定的。今日我们回首中国当代文学史,会赫然发现长久以来一度被文学史所忽略的侧面,即无论从文学实践和文学体制建设来说,整个当代文学与军旅生活之间都有着莫大的关联:革命军队因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后来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起了重要作用的作家,姑且不论十七年时期,即便是新时期乃至21世纪以来军旅出身的作家也不绝如缕,比如莫言、阎连科这些当代文学的中坚都是从部队成长起来的;军队的大熔炉也提供和锻造了丰富的内容和题材,成为建国后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一脉;最主要的是,二者结合又熔铸成具有雄辉、崇高、恢弘、悲壮、浪漫特色的英雄主义美学。这是结合了西方现代文学手法,同时吸收了民间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滋养所形成的现代美学范畴,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传统。

        傅逸尘集中提炼描述了21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题材,将它们归纳为六种伦理叙事,并在这些类型中灌注了历史性的眼光。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英雄话语的嬗变也并不是全然负面。从思想层面来说,至少在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解放出了曾经在一体化意识形态格局中受到压抑的个人话语和私语叙事。从技术层面而言,回归文学性本源的探究也在进行,表现为文体自觉与技术创新,诗意的现实主义与智性写作的展开,内在经验和反类型、超越古典悲剧的种种探索。这里显示出傅逸尘的辩证思维和贴近作家与文本的批评品质,他并没有满足于搭建一个理论框架,将所面对的文学现场材料填充进去,而是论从史出、判断来自于对大量文本解读和总结的基础之上。他精准地将这个历史过程归结为从“现代性焦虑”向“文学性焦虑”的转型,用他征引的刘小枫的话来说就是从“人民伦理的大叙事”走向“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叙事的根本在于提供一种重新描述人的道德可能性,所以批评军旅文学的最终导向是重建一种新时代的新型伦理,这使得傅逸尘的理论批评走出了起自军旅,却又超越了军旅阈限的新途。

        “伦理”作为与“叙事”并提的关键词贯穿于傅逸尘的批评实践之中。在他看来,叙事便是一种伦理,它不仅讲述曾经的生活,也要讲述想象的生活,叙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故事,更应沉入人性的深渊,探究人类心灵的真实,并肩负起重整生活信念的现代使命。军旅文学之所以能够赢得读者,产生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面临着精神矮化和道德失范的严峻情势,置身于粗鄙化的精神境遇中的人们开始怀念精神的崇高和丰饶,开始召唤灵魂的伟岸和富足,军旅文学恰恰填补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失落,以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核心价值伦理唤醒人们麻木而低沉的神经。

        就此而言,傅逸尘的总体理念在于认为既要继承作为现代性主体的英雄崇高美学,同时又要应对当下消费主义、重商主义、个人主义的现实,而发掘完整、全面、自由的人性。他一再强调思想能力,批评审美的俗化和文学性在影视冲击下的弱化,认为当前许多军旅文学缺乏亲身的经历和痛切的经验,仅凭过去的经验、当下流行的观念和想象,熟练的观念化写作状态下难以掩盖的是生活质地和生命体验的稀薄,这种观察堪称一针见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