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大书

    另辟蹊径,别有洞天:伊恩·麦克尤恩出版子宫小说

    中华读书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9月07日   04 版)
    伊恩·麦克尤恩

        英国大作家和1998年布克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IanMcEwan)的第十五部长篇小说《果壳》(Nutshell)9月1日在英国上市。

     

        这是一部罕见的子宫小说。叙事者尚未出生,不得不做出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努力,以图阻止母亲和叔叔联手杀死父亲。

     

        脱胎于莎士比亚

     

        今年是莎士比亚去世四百周年,麦克尤恩未必特意以此献礼,但致敬之心昭然,借用或化用也是明摆着的。

     

        胎儿的母亲名唤特露,叔叔叫克劳德,分别对应着莎翁悲剧《哈姆莱特》里的王后葛特露和新王克劳狄斯。厄耳锡诺阴森的城堡则变成了特露的子宫。

     

        就连书名也是来自莎翁。麦先生引哈姆莱特一句道白为题记——朱生豪译:“上帝啊!倘不是因为我总作恶梦,那么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的。”

     

        按照梁实秋或卞之琳的译文,书名或可另译《胡桃核》或《栗子壳》了。

     

        梁译:“啊上帝哟,我若不做那一场噩梦,我即便是被关在胡桃核里,我也可自命为一个拥有广土的帝王。”

     

        卞译:“天啊,我关在一个栗子壳里都还能自命为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的,要不是我做了许多噩梦哪。”

     

        《卫报》指出,灵感来自《哈姆莱特》的现代小说不少,如艾丽斯·默多克的《黑王子》和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子宫小说也有,如卡洛斯·富恩特斯的《未出生的克里斯托瓦尔》。但把两者结合起来,讲述子宫里的王子复仇记,麦克尤恩堪称第一人。

     

        杀夫的阴谋

     

        二十八岁的伦敦孕妇特露和手头拮据的出版商丈夫约翰·凯恩克罗斯安家于乔治时代的排屋。特露觉得丈夫无能,无趣,一个没出息的穷诗人而已。她不喜欢丈夫碰她,总是要求得到自己的空间。“空间!”无名的胎儿听到母亲这样愤怒地冲着父亲大叫。

     

        特露将丈夫赶出了凯恩克罗斯家破旧的祖宅,并与约翰庸俗而蠢笨的房地产开发商弟弟克劳德通奸,弄得胎儿苦不堪言,他的头、脸和鼻子多次与叔叔淫亵的器官发生可怕的遭遇,真是恶心。隔着肚皮,他听到这对男女密谋在果汁里下毒,杀死约翰。一为情,二为钱。约翰一死,城里价值七百万英镑的老屋便可归寡妻所有。胎儿为此忧心不已,在子宫里百般想辙,要救父亲一命,却又如此无力,如此犹疑。

     

        神奇的凡胎

     

        子宫小说必定有其天然的限制。胎儿能有多聪明呢?在麦克尤恩的笔下,九个月大的无名主人公已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他不仅能长篇大论,一口气讲上二百页,还能随口引用霍布斯和达尔文,对时髦的希格斯粒子也略知一二。为了给这早熟的人精找个合理的解释,证明他仍然只是一介凡胎,六十八岁的麦先生交待,胎儿靠的是自学成材,而这多半是因为他母亲成天听英国广播公司广播四台的脱口秀、“播客演讲和自我提高的有声书”的缘故。另一方面,通过特露的消化系统和频繁的性生活,胎儿也能感知母亲的感受。

     

        这些解释未必令人信服,但麦克尤恩喜欢胎儿叙事的视角。“他能进入最私密的空间,什么都能听到,什么都看不到,必须大量地去作推断,能够全神贯注于思考自己即将加入的那个世界。”麦先生上周告诉《华尔街日报》,“写作的一部分乐趣就在于处理这一视角:听事儿,学事儿,懂事儿,猜事儿,琢磨事儿。”

     

        美国媒体特有的问题

     

        《果壳》将于9月13日在美国上市。《华尔街日报》的迈克尔·米勒提醒麦克尤恩,这样描写未出生的孩子可能会给反堕胎的一方提供口实。麦先生随即指出了美国社会的保守性:“只有美国〔媒体〕对我提出这种问题。我不会进入与此有关的火药味十足的争论。我那一代人普遍认可妇女有对此作出决定的权利,早做〔堕胎〕就没问题。但是在这本书整个的写作当中,我甚至都没有想到支持选择权还是支持胎儿生命权的问题。我也不认为接触这本书的任何一个欧洲读者会想到这种问题。”

     

        根据麦先生前两部小说《在切西尔海滩上》和《儿童法案》改编的电影都在拍摄当中。

     

        在兰登书屋加拿大公司为《果壳》制作的一部促销短片里,麦克尤恩特别提到了主演《在切西尔海滩上》的爱尔兰演员瑟莎·罗南(SaoirseRonan)。罗小姐出演麦先生原著的电影《赎罪》时只有十二岁,现在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麦先生当年与她片场一别,便再未相见。

     

        因《赎罪》成名后,罗小姐不得不在多个场合纠正美国人民对她名字的错误发音。“瑟莎”在爱尔兰意指自由或解放。

     

        我们现在还看不出电影工作者怎样在保留原有视角的情况下改编《果壳》。广播剧倒是蛮合适的。

     

        上海译文出版社在中国内地出版了麦克尤恩的大部分小说作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