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鲁迅见血,车前子刮痧

    推荐图书:“车前子随笔集”(《苏州慢》《懒糊窗》《茶墨相》《味言道》)

    王立刚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7月27日   23 版)
    王立刚: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编辑策划《庄子哲学》《中国思想之渊源》《儒家的困境》《崖边报告》等。

        一位很有文艺情怀的朋友推荐了老车(车前子)的四本随笔来。

        本来没想接。翻了几页,就幡然醒悟了,虽然我主要是个学术编辑,很少涉足文艺,但这样的文字,不出是罪过。

        虽然以前在大学文艺期刊室里,见过车前子的名字,但从来没读过他的诗和随笔。就文本本身而言,至少随笔一项,他是国内最顶尖的三四个人之一。老车和其他几位顶尖高手,各擅胜场。老车随笔的特点,给我的第一感就是很像鲁迅。但不是林语堂笔下那个好斗成性的鲁迅。鲁迅的尖、厉,很多人学,但他的冷、幽、玄、美,学的人很少,因为太难了。老车不是学鲁迅写文的,但却深得韵致。

        说老车和鲁迅的像,首先就是幽冷玄美这种格调。

        “读八大山人绘画:月黑风高,院门紧闭,忽然有个白影从书斋窗口飘过,胆小的吃了一惊,胆大的就跟了过去。”这一篇是《犹如在夏夜没有灯火的弄堂里听鬼故事》,读着就想起鲁迅在满是槐树的阴森院落里抄古碑;而另一篇《内心一个绿油油的鬼》,如大云幻变,凭空写起,鬼、花、蝴蝶、庭园,意象幽丽清艳,仿佛在读鲁迅的散文诗。

        老车固然能写头尾工整的手账文,但他更善于将玄想和梦幻一样的东西写下来,譬如《昨晚的梦》“某地有浮云鳞然,我坐在半空斟茶,却没有茶水——从壶嘴走出的是香气……揭开茶壶盖,香气反而消失,闻它不到,只见壶中一朵大紫花积瓣成塔;”即使是本来正正经经娓娓道来呢,忽然就出神了,《茶意五贴》里正说着一味茶的味道呢,忽然变调说:“此话乏味,屏风上一只工笔白鹦鹉昏昏欲睡,一惊,一扑,掉入茶壶,闷死了。”这种“不着调”的“闲笔”实在多不胜数,简直让你难以分得清,什么是闲笔,什么是正笔。

        鲁迅的比喻新奇熨贴,谓之尖新,车前子的文里最多的是这个,和一般的才子之文的区别,就是他的尖新,他说自己喜欢看茶叶沉底,“碰巧岩茶和碧螺春挤在一起,就像老黑的花脸搂住嫩绿的花旦睡觉。”甚至有时候他也会横眉立目,由尖新变成尖厉。车前子说郑板桥在扬州八怪里最出名,恰是因为他的俗。

        但绝大多数时候,鲁迅的文是要见血的,而车前子把刀刃朝上,刀背朝下,刮出你一道红痕来而已。红痕自然比血淋淋的伤口要美了。有朋友说车前子和鲁迅一样都是南人北上,都看不惯南方的小格局,但又保留了南方的细腻和华美,车前子是一个灭掉肝火的鲁迅。这就是同中之异了。

        老车随笔的价值,难道就在于和鲁迅的相似吗?这种攀亲封侯的事情,文学史自然也是有的,但对老车太不公平了。

        就如老车所说,今天的杂文不够杂,散文不够散。他的随笔要说最大的价值,就是足够杂,足够散了。杂到极致,无物不能成文,散到极致,若断若连若存若亡,那要看驾驭想象的能力了。如何写得虚实相应,如真如幻,是真要靠天赋的。

        这种散和杂,最好的示范是晚明。尤其是晚明的江南。老车说过自己的气质承续晚明更多一些,晚明中最好的那部分就是灵动而细腻,洒脱不失优雅。

        老车随性,著作出得散乱。这次四本精选略成阵仗,我虽然不敢菲薄到以此来“提升”老车的文名,只当这是一件对中国文坛有益的事情,以免自己这一年空过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