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6月08日 星期三

    读一读明清时期最高水平的八股文

    韩兆琦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6月08日   10 版)
    《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田启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470.00元

        田启霖先生编注的《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也可以简明地称作“明清八股文选”。八股文,产生于北宋,盛行于明清,是元、明、清各朝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又是融汇中国古代文学众长的文学体裁,为颂体文学的巅峰。“八股文”这个名词在中国应该说是家喻户晓的,但今天真正看到过这种文章的人大概就很少了。至于说能够硬着头皮读过几篇的,就更加寥寥。因为从新文化运动八股文被打倒、被搞臭以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再接触这种东西,只有在否定那种公式化、教条气十足的说教文章时,骂它作“八股文”。其实这是不应该的,一种文体能够流行几百年,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与合理性。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有的文学史与散文史里,又开始提到八股文了。

        田启霖先生是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副教授,已退休多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孜孜不倦地研究八股文,先后编著了《八股文观止》《八股文》两部著作,并撰写了研究八股文的专论多篇。田先生认为:八股文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是与明清两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举、伦理道德以及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极其密切联系的。田先生认为现在应该一方面对濒临湮灭的八股文进行有重点的抢救性的系统整理;另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地向学界介绍有关八股文的常识。田先生本人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多年来不辞辛苦,天南地北地进行搜集整理,而今天出版的《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就是他系统整理八股文的第一部著作。

        《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以重点整理选录明清两朝历科会试第一名的会试墨卷为主;殿试虽不考八股文,但状元会试所作的八股文亦文采奕奕,故以重点整理选录状元会试的墨卷为副,同时也少量地整理选录了他们日常所创作的优秀八股文。本书所选录的历科会试八股文墨卷代表了各个历史时期八股文写作的最高水平,展示了八股文“其体屡变”的全过程。会试的八股文,题目正大,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题旨,全书渗透治国之道、爱民之道、为官之道、为人之道,以忠孝节义灌注人的灵魂,以仁义礼智信为人的立身之本,而很多八股文的作者,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为国敢于犯颜强谏,为民请命舍生忘死,国难当头与国共存亡,他们的英名永垂青史!这些古人的思想品格、理论观点,其精彩之处都值得我们虚心借鉴。另外,《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的补编部分,收入十八篇对策文,体现了明清举子业“经以致用”的宗旨,这些对于研究科举与历史人物,也是很有价值的史料。

        田先生说:“功令程式在科考中是绝对必要的,他保证科考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达到科考以录取‘孤寒之士’为主的目的。”根据专家抽样调查,可以得出这样结论:明清两朝会元和状元四百零一人,而“孤寒之士”占一半以上。如果不是以八股取士,在封建专制国家里,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历史证明,功令程式既有可操作性,又可以避免随意性,能有效地防止营私舞弊,就连顾炎武都承认它的“防奸有余”。不防奸,哪能有公平可言?

        田启霖先生系统整理八股文计划撰写三部著作:除今天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外,还有《八股文名文卷》与《八股文文学卷》。今天我们在祝贺田先生第一部著作出版的同时,也预祝田先生的第二部、第三部著作能早日顺利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