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6月08日 星期三

    大九湖之恋

    陈应松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6月08日   03 版)

        这是上天遗落的一块平地,并盛满了高山之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会有人遥指白云飘渺的那片大山说,在那上面,有耕耘和放牧的人,他们住在天上。但是有人会问:他们在那样高耸的平地上生活,人和牛会不会从山顶上掉下来?

        大九湖在鄂西北神农架的一隅,那里流传着“薛刚反唐”的民间传说,并说这是薛刚反唐的秘密基地。薛刚确有其人,历史上也曾辅佐庐陵王李显,他是为报全家灭门之仇,而参与了讨伐武则天。

        这个传说充满了苔藓的气息。在莽莽的高山老林里,这片曾经虎奔狼窜、野鹿遍地的大沼泽,是一条川鄂古盐道的道口。土匪常在此剪径并筑寨。说它是薛刚神秘的屯兵反唐和练兵之地,也属正常。这里也是传说中的野人出没之地。高寒山区的冷水鱼在这儿怡然自得,就像这儿的居民一样,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来的。此地海拔在一千七百多米,刚好在神农架的雪线之上。如果有雪过早地到来,这片寒冷的区域就与世隔绝了,山外的人们不知道那里的人在漫长的冬天里是怎么熬过来的,是生还是死。林海和雪原把他们湮没了,无声无息。春天的时候,湖面解冻,他们又会出现,和他们的渔船与牲畜,在那片野花盛开、碧水超然、童贞满地的地方打鱼、放牧。

        这个神奇的地域被海拔两千八百多米的群山环抱,所有的地名也十分奇怪,一些小村落的名字为帅字号、一字号、二字号、三字号、四字号……一共九字号,加上帅字号,十个,依次排开,明摆着是打仗布阵用的,也像是营地。大九湖夜晚来临的时候,无端会有一种紧迫感。远处的草丛中牲畜和野兽疾奔,空气崩裂,湖水颤抖,喁语低囔,像是有四野伏兵,一场烟尘滚滚的大战在即。接着雾气浮动,炊烟从林中和山坳里逸出,带着临战的警惕,悄然飘拂。

        就是这里,从四川大宁通往湖北或者更远的河南、陕西的川鄂古盐道,正是悄悄翻过川鄂边界的横梁山、五等垭子、四方台。四方台是一座奇特的像棺材的山。那些背夫,来到大九湖,可以放下几百斤重的盐包,在湖边洗一把脸,在山脚的大车店呆上一夜,就像背夫的歌里唱的,在“油渣子一样的被子”里瑟瑟发抖。如果碰上风雪弥漫的冬季,在雪线之上的他们,向山下茫茫的雪野眺望,想念自己的家乡,在这高高的山上,会唱一曲辛酸的《背盐调》:“……背盐的清早把路上,走什么三道沟、九道梁。菜子垭、田家山,背篓、打杵、脚码子响。长岩屋,烤干粮,大九湖里好荒凉。太平山上打一望,一望望到家门上……”

        曾经被遗忘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泽,在夜晚翻出古老的泥沼气息,连它的植物都带着淤泥的气味,久久萦绕在山坳间和村庄里。它周边巍峨连绵的群山处在大巴山东麓,与莽莽苍苍险峻的秦岭相接,是这两个巨大山脉的交汇碰撞地带。紧连现在的重庆二县:巫溪与巫山。在另一面,它的西北面,又与竹山和房县的大山相连,再过去便是秦风浩荡的陕西。它的“一脚踏三省”之说是有依据的。

        说到我挂职神农架的那年7月,我们抱着两个西瓜翻过神农顶。我和画家但汉民,民间文学家、搜集整理汉民族史诗《黑暗传》的胡崇峻,开着一辆吉普,到了海拔两千六百米的猴子石保护站,已经冻得不行。在那儿烤火吃西瓜。然后一路北行,穿过坪阡,到达传说中的大九湖。我记得那是一个无限安静的高山上的下午,一望无涯的草场,但我不想说草原。那个夏天是再也找不出的安静,满地黄色的旋覆花、红三叶草、开着红花的江南蒿、白花的灯笼花迎接我们。鼠李和棠栎在远处的草地上,在浅浅的沼泽中摇曳。还有开着小黄花的独摇草,一茎直上,在无风的时候独自摇晃着,自得其乐。成群的猪和牛在那儿怡然游弋,当地的绿鸟鸡在草丛中到处乱窜。我们在黄益成老村长家吃饭,晚上我们盖着八九斤重的被子。傍晚时分,我沿着牲畜踏出的小道去暮色中的草场散步,被人撵了回来。牛羊们渐渐模糊的影子急匆匆地往各自家中走去,牛铃叮当,几乎没有人。半夜我们听到了山上狼的嗥叫声,月亮里孤鸟的影子像箭一样刺破这儿旷古的天空。

        我一直认为在高山顶上的生活是充满遐想的,那里肯定与我们不是一个世界。我看到民国时期的房县县长贾文治在《神农架考察记》中这样记载:“大九湖为川鄂相交之高原盆地,东西狭而南北广,纵横五十余华里,约计面积37500余市亩。乃巫、房、巴、竹行旅之孔道,为川鄂商业交通之要卫,地形超越,山水环抱,有控制川巴之优势。土地平旷,流水不通,浸酿成湖,不利农作……”我还读到一位当年剿匪老干部的回忆录,说他们当年来到这里,看到碧波荡漾、水草丰茂的湖边,住着许多渔民。湖边还生活着一种特有的野鹿,就是草鹿,双角直伸,重达几百斤。因为湖水消失,草鹿绝种。有一种土鱼,钻进泥沼中,有土腥味。还有一种野生稻,碾出的米圆溜溜的,煮出的饭香味扑鼻……我喜欢这旧时大九湖的意境,沿岸的渔民和渔船,这高山上的渔家,他们向天空撒网,向白云捕鱼,这种景致何尝不是仙境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