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作家访谈

    何建明:《爆炸现场》带来的深思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25日   11 版)
    《爆炸现场》,何建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28.00元

        《爆炸现场》令我深思的问题,或者说呈现给读者最重要的东西有二:一是爆炸本身的现场情况,生者与死者在那一刻的情况。二是事故带给我们的需要深刻反省的方面。前者惊心动魄,后者发人深省。

     

        报告文学(或说非虚构作品)如果没有“现场”的亲历与准确叙述,必定不会有独特而超然的艺术魅力,更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那些丰富的、精彩的、立体的、鲜艳的“现场”,需要作者的嗅觉、视觉和情感的透彻性的寻觅与搜索,甚至有时还需要像消防队员一样冒生命之险去实践与战斗。

     

        《爆炸现场》就是这样一部通过“冒生命之险去实践与战斗”之作。尽管何建明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硝烟与爆炸声,然而当他站在那个大坑前伫立,仍然强烈地感受到爆炸的火焰与气浪是如此地摄人魂魄;尽管他未能像许多消防队员感受自己的亲密战友在瞬间牺牲的场景,然而当他来到重症监护室抚摸着尚在治疗中的伤员那一条条炽焦的伤疤时,仍然感觉心的彻痛与胆之寒战……

     

        天津“8·12”大爆炸有着太多的谜团和泪水,何建明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采访了一个个幸存的消防队员及牺牲消防员的亲人的作家,他的记录因此也是独一无二的。悲壮,惨烈,亲情……各种复杂隐秘的情感在灾难面前、在生死临界点面前一一尽显。

     

        读书报:每一次采访和写作都是一次独特的经历,但是《爆炸现场》对您来说应该有特别的感受吧?

     

        何建明:对一个负责任的作家来说,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出发,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他的每一部重要的作品,无论是外在题材还是内容,更多地就要接受新题材特别是重要题材的特殊挑战。而这次创作,由于对象和环境特别不一样,所以我自己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前所未有。像天津大爆炸这样震惊世界的事件,其本身就非常特殊,别说到现场,就是在当时看电视里传来的屏幕画面,就足够震骇人的了。第一次我站在那个爆炸现场的大坑前,双腿久久不能动弹,鼻子里闻到的尽是烧焦的味道,看着满目疮痍的环境,再想想脚下曾经躺了那么多年轻的消防队员时,我感受到死亡和烈焰的可怕。

     

        读书报:掌握了大量素材之后,在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上,您是如何考虑的?

     

        何建明:写什么?怎么写?对一个作家来说,从来都是一种自由或者不自由的选择。说其自由是因为创作属于作家的个人劳动,具有独立的自由去挥洒情绪、表达文字,但报告文学作家不行,他需要有多层的“服从”——服从客观现实的存在,这部分是报告文学作家创作的前提,如果没有进入这一部分的艰苦劳作过程,就不会是报告文学作品,或者说它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非虚构”。现在一些非虚构作品被人指责的根源,问题就出在此处。因为作者不进行客观的现场采访和调查,任意按个人的主观愿望从其他已有的材料上截取一些所谓的“素材”凑成一部“作品”,这样的东西,即使主观愿望和判断是正确的,那它也不能成为非虚构作品,充其量是“学术论文”。

     

        我曾在最近一次创作会上说到,一些所谓的“非虚构”作品,它的致命缺陷,就是作品内容未经当事人和所叙述对象的审核。这是衡量“真非虚构”还是“假非虚构”的试金石,也是报告文学作家能否经得起多种考验的最重要的一环。为何我们常常说报告文学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的文体,道理就在于此。

     

        读书报:《爆炸现场》的写作,给您自己带来什么,在您的创作中有何特别的意义?对于民族自省意识的思考,是否也更深入?

     

        何建明:《爆炸现场》令我深思的问题,或者说呈现给读者最重要的东西有二:一是爆炸本身的现场情况,生者与死者在那一刻的情况。二是事故带给我们的需要深刻反省的方面。前者惊心动魄,后者发人深省。说说后者:这场事故已经过去了一些时间,好像天津也平静了,牺牲那么多人和损失那么多财物似乎也快被人忘却了,我们眼前又回到了一片和谐平静的景象。如今的爆炸现场基本看不到废墟,烧坏的汽车被改头换面重新卖出去了,该处理的官员也处理了,中国强大了,发展了,繁荣了,富裕了,但我们的民族素质,我们的国民教育,我们的道德水准,其实存在的问题太多太严重,必须高度重新反省。否则谁能保证不发生另一场在你我身边的“大爆炸”?那个时候,我们连反省的机会都没有了,更不用说逃命和避免灾害了。

     

        读书报:这部作品之所以感人,还因为突出一个情字。包括爱情、亲情、温情与战友情,表现人的大爱至情。这些综合的因素,使作品在理性和情感上同时丰沛起来。作品是否也有适度想象?您是如何把握的?

     

        何建明:这部作品基本没有我个人的“想象”。用不着,现场本身就太精彩和生动了!当然那是令人流泪痛心的精彩与生动。生命在死亡的那一刻是何等的壮丽和无奈,它既可成为泰山,又轻如鸿毛。这是作品被读者所喜欢的重要原因。我自认为这部分是独到和最珍贵之处。尤其是最后一节,面对战友烈士,如何保留他们生命的最后尊严时,一位消防干部所奏响的“最后的安魂曲”,真的是撼天动地。我自己看一遍就会流一遍眼泪。它是人性和战友情的最高升华境界,世界上没有比那一刻更伟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