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在传统图书出版面临困境的大背景下,童书出版却逆势上扬,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总量和品种逐年增加,连续十多年每年以两位数字增长,迎来了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而且这种增长还将持续。然而,中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仍有很多隐忧值得深思。“六一”儿童节前夕,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在京召开“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儿童文学现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同时,在换届改选大会上,经过民主程序,选举庄正华为五届理事会会长,朱自强、汤素兰、徐德霞、梅子涵、楚三乐为副会长。
“从数量上,有全国童书出版的巨大体量为证,从质量上,有曹文轩先生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为标志。但是,在这巨大的繁荣背后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认为,中国儿童文学繁荣背后的隐忧有几方面。一是,出版市场需求的巨大让中国儿童文学呈现出僧多粥少的现状。很多作家的写作速度越来越快,写作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二是作家预设的读者人群下移。就读者群来说,也集中在0-6岁的婴幼儿和7-12岁的儿童。以13-18岁的青少年人群为读者对象的少年文学显得凋零。三是儿童文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存在问题,人们普遍的印象是和国外优秀的作品还在存在距离。虽然我们如今作品丰富,作家众多,但是真正像曹文轩先生能产生国际影响的优秀作家和作品还是相对较少。
“要让儿童阅读水准高的文学,他们的口味水准才会高;阅读水准高,写作水准才会更高。”作家梅子涵认为,“水涨船高”的前提是让写作水准提高,这是作家们的使命。写作儿童文学要安静、缓速、精致些。不要老是“万马奔腾”,急急忙忙追数量、迷销量。儿童文学要走进学校、家庭,只有被最广泛地阅读到才算是实现了它的意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