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世界现代化历程》首次系统总结世界各地现代化不同模式

    本报记者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04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世界现代化表现出巨大的共性,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又有所不同,各有其特殊性。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研究,既不能仅强调共性,也不能只强调各自的特性。”在近日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大学历史系主办,江苏人民出版社承办的《世界现代化历程》出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世界现代化历程》总主编钱乘旦教授说。

     

        钱乘旦指出,《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关键词是“模式”,研究的重心是“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和模式”。他认为,世界现代化首先表现出了巨大的共性,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共性,世界现代化这样的一个命题才有可能成立。同时,现代化的模式是千差万别的,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利有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形式。他还指出:“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与会专家认为,对现代化的研究不能只盯着欧美发达国家,另外一些区域和国家的经验教训非常丰富,同样值得重视。“拉丁美洲现代化常常被贴上失败的标签,实际上,拉丁美洲现代化应该是有成有败,有喜有悲,我们应该予以客观评价。”《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主编韩琦教授说。“我不同意学术界目前存在的那种只强调非洲要向中国学习的观点,非洲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例如他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强烈的社群观念、保护妇女权利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世界现代化历程·非洲卷》主编李安山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