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本期导读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06日   01 版)

        胡适对山西的看法

     

        胡适对山西,印象不怎么好,但还是很关心的。这是因为,1919年10月,胡适曾陪他的老师杜威来过山西。后来在给朋友的信上说,他在太原的街上,看见路灯柱上都贴着白底黑字的格言,如“公道为社会精神,国家元气”,“天下具万能之力者,其唯秩序乎”。有许多都剥落模糊了。他认为,这种“圣谕广训”式的道德教育是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人人嘴上能说许多好听的抽象名词,如“公道”“秩序”之类,是道德教育的一大障碍。还说,“山西大患在一贫字。年来新政不能不用本省人,不能招用客卿,也因此。客卿远来,很不能与本地人争生计上的优胜。但是山西现在的发展计划决不能全靠本地人才,本地人才决不能够用……这个困难问题将来正不知如何能够解决”。应当说,胡适对山西的看法还是对的,山西的第一要事在于人才,这个看法,现在也不过时。

     

        (详见3版)

        萧红与胡风的恩怨纠葛

     

        萧红和胡风都是左翼作家,倘若就两人自觉的文学意识和创作观念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不同。胡风长期投身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乃至日本的普罗文学实践,熟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的文学情况,认同文学从属政治的大原则,主张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居于主流的文学价值观。萧红自然也是左翼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但是独特的底层体验和细腻的女性视角,使她更多保持了“五四”以降文学的启蒙意识,即坚持从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关注民瘼,唤醒民意,改造民魂。正因为如此,当抗战救亡成为一个时代的中心任务时,胡风必然拥护“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必然主张作家以笔为旗乃至投笔从戎,必然强调文学以服务前线和鼓舞战斗为宗旨。而萧红也一定认为文学应有更为广泛多样的救亡方式与战争表达;作家写出优秀的作品比直接参加战争更有意义。

     

        (详见5版)

     

        责编杨匡满谈《马家军调查》发表的前前后后

     

        4月下旬,《中国作家》1998年第3期出版。4月30日的《中华读书报》率先刊出何建明的推介文章《赵瑜调查马家军》;5月1日,《北京青年报》以一个整版篇幅摘登了部分章节;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焦点。五一节后,《中国作家》杂志社领导向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处的领导送刊物。同时,把《中国作家》杂志送给体委领导伍绍祖、袁伟民以及何慧娴。5月7日晨,杨匡满拨通了何慧娴家的电话,何慧娴说,她是连夜看的,基本上看完了,感到触目惊心。她又说:中国的体育史将记住《中国作家》杂志和赵瑜,你们为体育界做了一件大事。五月上旬,东北和北京的书报摊上出现了白底蓝字的大幅《马家军调查》广告,颇为煽情也颇富刺激性的广告词是书商所拟——“金牌的摇篮也是腐败的摇篮”。

     

        (详见7版)

        《查令十字街84号》背后的故事

     

        在该书出版的前后,首先是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双栏的书评,接着全美各地报刊的书评纷至沓来。期发量高达1500万份的《读者文摘》第一时间做了摘登,带给海莲的是一张8000美元的支票。她简直难以置信,十年来一直囊中羞涩,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大的一笔钱。一开始,这本书的销售平平,业内报纸评价说这是一本只在小圈子流行的书籍。而这正是海莲最初给它的定位。畅销或者长销,《查令十字街84号》绝对属于后者。由于海莲当时的住址“305East72ndStreet,NewYork,21,N.Y.”被印在该书的天头位置,而她的电话号码又印在曼哈顿的电话本上,因此她每天早上都能收到满满一信箱的信。

     

        (详见17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