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为什么要孩子阅读经典?专家称“心灵成长令人担忧”

    本报记者陈香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06日   01 版)

        本报讯(陈香)近日,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日、“国际儿童图书日”前夕,由时代出版传媒、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国际安徒生奖与经典阅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2014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度官方授权中国的少儿出版社,安徽少儿社将代表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的国际安徒生奖60年获奖作家的作品系统引进中国。2014年5月,“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第一辑)共47册推出,获评“2014年中国少儿出版十件大事”之一;今年4月,“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第二辑),包括文学作品系列(8册)、图画书系列(12册)、理论和资料书系列(2册),将与读者见面。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方卫平是“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的主编。筹备书系的三年时间里,仅方卫平写给安徽少儿社的电子邮件,就超过了6万字。国际安徒生奖是奖给作家而非作品、表彰获奖作家终身成就的,自1956年该奖项颁发以来,涌现了怎样的支撑性作家?对这些支撑性作家而言,什么样的作品才最能代表该作家的才华与写作成就?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是填补出版和研究空白的大工程。“浅阅读风行,网络对孩子影响越来越大的当下,孩子的心灵成长真是令人担忧。我们和出版方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精力系统引进、规划这样的作品,将之系统出版,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孩子确实太需要经典阅读了。”方卫平说。因为经典中的价值沉淀,文学艺术的厚度,可能会让一部分阅读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暂时难以亲近经典。

     

        “每一套好书的背后,其实都有着艰辛而持续的努力。‘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的出版过程,从前期准备、选题的规划论证,到作品的判断遴选、版权的洽谈落实、译者的考评约请,到内容、译文的推敲、装帧设计,我们都希望可以体现一种与经典相符的气质。也希望这套书所播撒开去的那一粒粒儿童文学经典的种子,会成为童年生命中一种重要的塑形力量。”时代出版传媒副总编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克文表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