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以纪实彰显其独特价值,但是若无事实的震撼力和思想的穿透力做强大支撑,仅凭纪实这一特性难以满足阅读需求。荣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作品看似多是平民讲述的真实记录,但所记录的是震动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蕴含着民众的强烈诉求和作者的深邃思考,诚如颁奖词所说,是“为我们的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立碑,承载了多种声音”,因而能够重重地撞开读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空间。虽然中国的“非虚构写作”近年才作为一个纪实性文类名称而出现,但实际上长久以来很多作家都在“非虚构”这一广袤沃土上辛勤耕耘。无论是较早时候冠以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之名的作品,还是当下直接以“非虚构写作”为文体称谓的作品,皆有不少品质优良、社会影响力较大之作。近日重读李鸣生的“航天七部曲”,就再一次感受到这些作品的震撼力,从这七部史诗性作品领会到非虚构写作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内容的纪实性,更取决于题材的分量和思想的深度。
由《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七部作品构成的“航天七部曲”记述了中国建设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火箭、导弹、“东方红一号”卫星、亚星、澳星、载人飞船等举世关注的重大事件,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难进程和辉煌成就。航天题材首先赋予这些作品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之既具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又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学写作意义。重大题材为写作提供了优质原料,也为写作设置的高度和难度,而中国的每一次重大发射都曾被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电视的现场直播及无数次的影像回放让民众亲临其境般地观看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卫星和飞船环绕地球的飞行轨迹、航天员在飞船的工作和生活以及走出太空舱的伟大瞬间,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辉煌战绩都铭刻在民族的记忆中。李鸣生的非虚构写作必须超越同类题材作品的局限,突破新闻报道框架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填补“拟态环境”与真实历史之间的空白,才能使作品具有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西昌基地开始军旅人生并亲历每一次重大发射现场的李鸣生虽然对世界航天和中国航天的历史与现实非常熟悉,对中外航天事业有着深度了解和深刻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政治博弈、商业竞争和科技竞合的复杂态势,并与很多科学家和基地官兵有着较深的交往,但他仍然坚持深入航天领域的前沿后方进行踏访调研,在浩繁的资料中翻检爬梳,对题材进行深度开掘和广度拓展,并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一些写作禁区,拨开遮蔽真相的历史迷雾,触碰被讳莫如深的敏感问题,努力将最有价值却鲜为人知的事实呈现出来,用新鲜、丰富、全面的事实去还原每一个时代场景、每一次重大发射和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官兵的理想追求及其命运遭际。因此,李鸣生的非虚构写作既有非常开阔的视野,能够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地书写世界和中国航天领域的风云变幻,又能进入历史的皱褶之处,捕捉一些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不仅赋予作品新鲜、丰富、饱满、厚重的质地和气势磅礴、恢弘大气的风格,而且使每部作品都具有同题材作品所不具有的涵容性、辐射力和饱满度,能够通过人类与宇宙、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地理解国家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以及难以想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透过一些象征性场景和符号性标识看到中国、中华民族经过怎样艰难的跋涉实现航天的伟大梦想,也领会了非虚构写作对历史的忠直、对真实的承诺。所以,尽管“航天七部曲”的出版晚于航天新闻发布,却以内容的突破性、超越性而激活了读者潜在的阅读兴趣。
“航天七部曲”还透射着思想的光华、理性的力量,不仅有对人类进取精神的哲学追问、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科学质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审视,还有对“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批判,对世界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的清醒认识,对矛盾、冲突、失败的理性辨析,对具体事件和人物命运遭际的沉痛反思。特别是对中国航天事业曲折发展的反思、对知识分子命运遭际的反思、对某些失败教训的反思尤为沉痛而深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时时感受到思想的撞击,随着作品的思辨而思考,进入一种超越事实的思想境界。
李鸣生认为“清醒是一种素质”,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应该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理性。理性思辨决定了非虚构写作的精神格调和思想品质,虽然某些思考的直接表达可能会影响作品的文学性评价,但是它们也体现了作者的知识分子气质和非虚构写作张扬理性的特点。除此,李鸣生的军人情怀也呈现与作品中,他与航天事业、与基地官兵、与航天科技人员的血脉关系和深厚感情随着叙事而流溢,有时还会难以自禁地喷涌而出。理性思辨与深厚感情的同构,使“航天七部曲”既具思想深度又有情感厚度。
“航天七部曲”是李鸣生这位军旅作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文学贡献,也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它们作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顶梁之作,显示了中国航天文学的高度,也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李鸣生航天七部曲”系列,李鸣生著,天地出版社2016年1月,288.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