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读书好

    王婧婧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2月24日   19 版)

        潘裕民先生近作《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是一本读书人写的关于读书的著作,静心品读之后掩卷而思,欢愉与警醒之感充盈心间。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成长。”《读书是最美好的事》告诉我们,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它关乎我们的生活品质、精神成长甚至个人命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因为一首诗,我们爱上一座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爱情的圣洁与美丽透过轻薄的纸页沁入我们的心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先辈们的雄壮悲歌曾让我们抚膝长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贤的家国之忧更使我们掩卷深思。我们在阅读中透析社会、明辨历史、见证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懂得了谦卑、宽容与自爱。

        阅读是需要有高人指导和引领的。在书籍的选择方面,潘先生在该书中写到朱光潜先生的选书之法:“(朱光潜)拿到一本新书,往往先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老舍先生在一篇谈读书的趣文中也有过类似的说法:“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此法虽似趣谈,却十分实用。读和自己有缘分的书,其中的主旨、思维方式、语言习惯都能够与你产生共鸣,必然事半功倍,既提升了阅读效率,也增加了阅读乐趣。此外,作者还提醒我们“读书不可太有目的性”,应多读经典。身陷各种激烈的竞争与考核,我们从书中取得的实在的知识有余,而陶冶心性的文字则读得太少。古人云“不为名利方读书”,确当引起我们的警醒与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中,作者还为我们列举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抄读法”“薄厚法”“认理法”等等,并配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使人获益良多。其中我体味最深的是“学会与文本对话”。书籍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凝结,读一本好书,如赏一处风景,用心去感受那或豪迈或灵秀的韵味,乐其之乐,悲其之悲,怒其之怒,使其与你的灵魂共振,达到“心有戚戚焉”的境地。《红楼梦》中写林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的清香来”,这种“置身于文内,心与文通”的境界,应是我们所追求的。

        作者是一位学识渊博、积淀深厚的学者,一位热爱教育、痴心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写作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自己长期阅读体验、研究思考的基础之上。在第三辑“人文阅读”与第四辑“读写感言”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先秦至唐宋文学脉络清晰而提纲挈领的梳理,能看到他对《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作品论点独特的精彩评析,更能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与悉心指导。“我手写我心”。

        说到读书之乐,书中说:“夜深人静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沏一杯香茶,坐在自己安静的书房,手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与书中的圣贤会晤,尽情享受思想的盛宴,岂不是一件赏心乐事?”爱书人醉心书海、怡然自乐之情境跃然纸上。

        在阅读内容日益碎片化的今天,《读书是最美好的事》可谓“及时雨”,以其纯净澄明的文学天地、忧时济世的学者情怀,令人感佩。王从仁教授在《序》中说“此书足以渡人遨游书海”,此言不虚。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宋代诗人翁森的两句诗:“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四时读书乐》)愿我们以此为起点,长与诗书为伴,享受美好的时光。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潘裕民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4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