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诗人”与“农夫”的奇妙结合

    陈向明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1月27日   11 版)
    《语文,我和你的故事》,曹勇军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10月出版,45.00元

        作为“诗人”般的教师,曹勇军老师在教学时沉浸在对作品生命诗意的遐想中,对文字优美韵律的感受中。“诗人”在创作中需要抵制的是平庸,而他则通过要学生数校园里的大树,让他们从庸常的生活中惊醒过来,获得新鲜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和生存的精神高度:“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通读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曹勇军老师《语文,我和你的故事》一书后,印象深刻的是曹老师在前言里一句话:“我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农夫。”这是一对极富意象性的暗喻。两者看似很不相同,表征的似乎是两种生存状态,然而在他身上又浑然一体。根据一般理解,“诗人”是浪漫的,驰骋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作品中;而“农夫”是务实的,“脸朝黄土背朝天”,需要根据农作物的习性和现时气候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然而,他们从事的都是创造性劳动,只不过前者是对想象世界的创造,后者是对现实世界的创造。而曹老师,作为“诗人”和“农夫”的奇妙结合体,就是在从事这样的双重创造。

        作为“诗人”般的教师,曹老师在教学时沉浸在对作品生命诗意的遐想中,对文字优美韵律的感受中。“诗人”在创作中需要抵制的是平庸,而曹老师则通过要学生数校园里的大树,让他们从庸常的生活中惊醒过来,获得新鲜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和生存的精神高度:“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书中那些美丽的语文故事:在大树下读书,在月下玄武湖边诵读诗歌,在台城上读书踏春,带领经典夜读小组同学,到王安石故居半山园、先锋书店和豁蒙楼去品茗读书,把图书馆搬进班里,设立诗歌节、戏剧节,坚持每节课前进行“时事演讲”直至学生高考前,等等。其目的是营造一种语文的生活或生活的语文,让学生在生活状态中感受语文的丰饶、博大与壮阔。这是一种生存状态,学生在其中“如鱼得水,如沐春风,不言自化”。

        作为“农夫”般的教师,曹老师又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深埋在现实的土壤中,将学生作为一颗颗有无限生长潜能的种子,用汗水和心血浇灌他们成长。如同农夫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教师需要在安静的课堂里,通过日常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而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滴水穿石一般恒久而绵密的功夫”,“需要将语文课堂从理论迷思和过度设计外加表演作秀的碾压下抢救出来”。即使是他的公开课,也被同行们评价为“有诚意”,“很硬朗”,不打“巧仗”,是“搬石头的课”,是“练肌肉的课”。

        无论是“诗人”还是“农夫”,他们都不是理论家,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说故事。前者说的是想象的故事,后者说的是现实的故事。根据曹老师的观点,“故事常常与理论背道而驰;故事是个体经验,它总是挑战理论的抽象化和简单化”。而语文的故事则是“像教”,“以像教人”,借助意象和韵律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认识世界和人生。正如“诗人”和“农夫”都必须具有即兴创作的能力,教师也不能有太多的理论预设,否则将无法张开自己的感官和心胸,把生命投入到流动的课堂中去。他发现,再高明的方法,再先进的理念,一旦进入课堂都难免软弱和苍白,因为它背后有更为庞大、复杂的隐秘结构。

        这个隐秘结构的重要部分就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当然。还包括学习这一“伟大事物”、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群体动力、师生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情境等),如曹老师在本书中多次提到的“气”“气场”“课眼”“电光石火般的激灵”等。虽然这种知识不够系统,不够精确,但它却是多维的、全息的,是一种当下的、同步的、行动中的知识,一种熔铸在现象中的实践智慧,它藏在教师的行动中、身体中、课堂氛围中、求知热情中。很多时候,它是内隐的,形成一种“非指示化”的自由感和轻松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体会其中的韵味。按曹老师的话说,就是要“对准课堂学习的取景框,把书教到学生的心坎里”。其实“大道无术,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激情和能量的人”。

        通过讲故事,而不是单纯讲理论,曹老师不仅描述、解释并积累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而且辨析、确认并增强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身份认同感。“近年来理论话语横行霸道,教学成了理论的附庸,教师越来越轻慢自己的教学。一线教师写的文本也充满了专家的眼光、专业的术语,缺少生命的质感和细节”。在他看来,语文教学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和叙事性的。他希望通过一个个教学现场,展示语文教学触手可及的诗意,不断体验和确立新的专业自我,获得持续不断的职业幸福感。

        曹老师认为,教学是手艺,而手艺是心灵的诗篇,真正的手艺拒绝机械的复制。手艺没有多少方法可讲,也不是讲讲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实践,需要在一双内行的眼睛的注视下长年累月的实践,认真走过一遍,始能有成。在我看来,这也是人类的一个悲剧。虽然物质文明有可能直接传承,但任何个人都无法自动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技能,一切必须从自己重新开始。这也是个体社会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意涵之一。

        不过,个人的重新开始,也并非毫无章法可依。正如“诗人”和“农夫”都有自己的传统一样,曹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中也有一个语文的雅典学园”。他并不是时下各种时髦教育改革的盲目追随者,而是有意识地将自己与东西方的思想巨人、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求知路上的师长,甚至小说中的经典人物作为自己的历史坐标。他们像“燃灯者”,走进他的职业生命,融入他的精神血脉,点亮他的精神之灯,成为他职业发展和精神成长的界标和谱系。而教师要成为历史文化传统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成为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者。正是因为30多年来持之以恒地钻研和反思,曹老师超越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等二元对立,找到了一条兼顾融合的“双赢”之路,一条对现有课堂既“不伤筋动骨又比较有效”的可行道路。例如,他组织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开展的时事演讲,就是“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丰富,而非颠覆和取代”。

        本书写作风格也表明,曹老师是一个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他采用介入式、非虚构的叙事方式讲教学故事,借助现场、细节、生活的画面、教育事件的起伏变化,既有心灵的起承转合,也有人格成长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他的故事注重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挖掘,为教师职业经验中被遮蔽的个人知识命名,用它来重构教师的专业生活。他认为,学会说自己专业生活的故事,不仅仅是职业生存方式的转变,也是一种专业研究范式的转型。作为“诗人”和“农夫”的结合,曹老师树立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一个范例。

        我期待着更多的曹老师能够涌现出来,更多生动的故事能够被分享,以破解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困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研究困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