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当代社会,尽管针对某些儿童文化现象例如童年消费、儿童文化生态等问题,常常为媒体、公众热议,但与儿童相关的“文化研究”或“儿童文化”研究却相对冷门。
就国内学界看,以“儿童文化”为题的理论专著,寥寥无几。如果说儿童文化的确“代表了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最基础、最具活力的一面”(刘晓东语,见《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因而具有相当价值的话,那么从事儿童文化研究,恐怕更需要一种理论自觉。郑素华的新著《儿童文化引论》一书恰合乎此。
有意味的是,在该书引言中,作者亦强调“理论自觉”是儿童文化研究的基本策略。事实上,该书即是“理论自觉”的结果。
尽管该书并不是国内第一本儿童文化方面的专论,却是一本充满新意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开篇倡导一种儿童文化的整体视野,其主要内涵有三:其一,主张对儿童问题的学科际的关照;其二,强调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涉性;其三,视儿童文化本身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认识在全书中有明显的贯彻,例如在谈“不同视域下的儿童文化”时,作者不仅借鉴了心理学、生理学、法律学有关儿童的认识,而且借鉴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有关儿童的研究。
书中对“儿童文化”这一核心概念提出全新的理解,将“儿童文化”诠释为“现实地生成的、有序的儿童生存-意义体系”,强调儿童文化不是预成的,而是现实性生成的;儿童文化不单是“物质、精神生活的总和”,更是有序的整体;儿童文化是儿童的一种功能性现实。
这一解释,显然与之前的理解不同。之前的研究者们对“儿童文化”界定大体均沿用“总和”来理解儿童文化的复杂性,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然而,“总和”一词,容易带来“儿童文化不过是相关儿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相加而已”的误解,忽视了文化系统内在的有机性、整合性。作者的这个新界定,为深入理解儿童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启蒙主义时期西方浪漫主义的童年观预设了一个逻辑前提,即假定儿童们原本属于一个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纯洁的、天真的、淳朴的世外桃源,因而儿童或童年往往成为“纯真”的代名词。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一种观念的现实而存在,以至于我们在“保卫童年”“捍卫童年”等旗帜下努力地为儿童维系着这一座带着围墙的桃源。与这种对儿童世界的认识相一致的是,人们往往视儿童文化为简单的、单一的、单纯的、本真的,因此值得成人文化学习。
《儿童文化引论》一书则主张一种“复数的儿童文化”,基于跨文化、多维的视野,不局限于对儿童文化的这一简单认识,认为我们必须把儿童文化现实性地理解成是复数的,不同社会中的儿童文化呈现出特定的生活方式,各有独特的历史积淀、组织构造、制度系统、行为模式。可以说,这一认识拨开了儿童文化单一性、同质性的迷障,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儿童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
该书的新意还体现在对一些老问题作了新思考、新解析,从而得出了新结论。例如对“儿童文化的过渡性”的认识,一般常常放在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中予以理解,认为儿童文化的最终目的地是成人文化,并最终被成人文化所取代。该书对这个问题重新进行了思考,认为儿童文化的过渡性或暂时性,只是相对于儿童个体或代际文化的角度而言的,因而,这仅是儿童文化的一方面。从另一方面看,每一代儿童“通过”儿童文化时,他们在受到既有儿童文化资源滋养的同时,也给儿童文化带来新质;他们通过“儿童文化”而得以适应这个社会,又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儿童文化。这种内含的新生性恰恰是儿童文化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儿童文化更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特征,但却不太引人重视。究其原因,或许部分是因为忽视了儿童群体的变动性,而正是这个群体的不断变动,新的意义与价值、新的实践、新的意味与经验才被持续地创造出来。另外,书中对“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儿童文化的生成”等老问题,也都提出了新的看法。
虽然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并不存在逻辑进化的关系,然而,单就儿童文化自身来讲,是否会发展、进化或演变?如果是,那么是否有规律可寻?对于该新问题,作者进行了探索,提出儿童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存在一条“相似、相继、相生”的原则。一切儿童文化都是满足儿童相似生存需要的结果;它们既是对前一时期或前一代儿童文化的相继,同时,又与同时代的其他区域或地区、族群的儿童文化彼此相生。显然,这种理解跳出了一般文化发展论的窠臼。
整体上看,该书是对儿童文化理论的宏观性研究,涉及的面很广,知识点较多,但这也带来一些缺憾,导致在某些论题上深度不够,例如关于当下童年消费问题(包括成人对童年的娱乐消费、怀旧消费等),有更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儿童文化引论》,郑素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8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