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肝切除术可以从容了

    梁霄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2月30日   23 版)

        近年来,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30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55%。对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患了肝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而肝脏血运丰富,传统的肝切除术创伤很大,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没有选择余地。

        所幸的是,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总是能给我们带来福音,也能让我们在疾病面前变得不再那么无助。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能弥补传统肝切除术的不足,越来越多的外科专家们考虑如何在微创条件下开展传统外科手术。而蔡秀军教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蔡教授自1998年完成首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至今,已完成了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近千余例,为国际最大病例组之一。

        浙江大学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腹腔镜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术》一书即是蔡教授对其建立的腹腔镜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术的经验总结,详细介绍了其原创的腹腔镜刮吸法肝切除术。内容覆盖现有几乎所有的腹腔镜肝切除的术式,包括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腹腔镜尾状叶切除术等,图文并茂,并配有手术视频,包括500余张彩色手术相片及十多部手术录像,能向广大读者详细地呈现各种腹腔镜肝切除的术式,同时介绍了作者自创的腹腔镜肝切除的技术及设备,科学性实用性强。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的蔡秀军教授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美国外科学院委员,亚洲内视镜协会委员,201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外科专家,长期致力于肝胆胰脾外科和微创外科的疾病诊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他开创性地进行了腹腔镜肝切除的探索研究,建立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技术,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这种技术,建立了多种腹腔镜肝切除术式。

        术中出血量大是肝切除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蔡秀军教授创建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切肝技术:用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分离解剖出深埋在肝实质内的管道,根据其粗细分别予电凝和钳夹处理,解决了肝切面出血和胆漏发生的难题;同时提出了腹腔镜区域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解决了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中的流血控制问题,它只阻断需要切除肝脏的入肝和出肝血流,在减少肝切面出血的同时,不会造成保留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引起胃肠道淤血,可以减少术中肝切面的出血量,而又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不影响门静脉回流,避免了胃肠道淤血、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和肠粘膜损伤,而且阻断时间无限制,术者可以从容仔细解剖内管道,避免因快速切肝造成的管道及组织的意外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蔡秀军教授表示,目前腹腔镜操作体系日益成熟。一般来说,只要病灶在5—10厘米以下,且远离大血管的都可以做微创。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它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对机体免疫力打击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