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百札馆印象

    庶民式的审美意识

    ——李刚田先生印象

    张瑞田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2月30日   03 版)
    李刚田作品

        李刚田先生是当代书坛的常青树,这是一个陈旧的比喻,却也道出实情。对当代书法发展历程有一点了解的人,对李刚田不会陌生,对他的书法、篆刻、文章不会陌生。

        紧密关注当代书坛,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应该说,对当代书法创作的了解,李刚田一代人的引领,是对固有观念的超越,是对富含现代审美特征的当代书法艺术的再认识。的确,李刚田的书法、篆刻创作,依据传统,开拓创新,提升了当代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

        回眸三十年书法的发展轨迹,可谓波谲云诡,大浪淘沙,一些声名显赫的书法家渐渐沉寂,一些没有边际的探索者也失去热情。调整结构,重新选择,似乎成为当代书坛的常态。这样的情景,这样的状态,李刚田是亲历者,是旁观者,是思想者,是批判者。当然,也是胜出者。

        何以保持艺术的青春,何以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这是我研究李刚田先生的兴趣点所在。的确,在一浪接一浪的“创新”运动中,我看到一些有成就的书法家是如何怪诞起来的,还有一些人是如何以艺术革命的名义癫狂起来的。李刚田处乱不惊,他以对艺术史的熟稔,对书法、篆刻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冷静思考,锐意进取,以学养艺,以艺促学,形成了“刚健含婀娜”的美学境地。

        对于李刚田书法、篆刻的评述汗牛充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立场,均对李刚田书法、篆刻的古典意趣、生命感觉和技术要素给予高度评价。何朝波先生所言具有代表性:“李刚田先生无论作篆、作楷、作行,皆以正格的‘气息’出之,观其‘平势’的点画,‘正大’的构形,严整的章法均能给人一种异样的美。特别是他颇具质感的线条,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膨胀感,坚实感与‘气息张力’,他的点画既有精整的一面,同时在笔势往来中又具有细腻、巧丽的一面,而这种精丽,正是书家丰厚细腻内在艺术、人生体验的潜在外露与流泻。”不错,李刚田高超的创作能力,得到了人们的喝彩。那么,李刚田的意义,是“能工巧匠”一词所能概括的吗?显然不是。对李刚田的观察与阅读,我明显感觉到,在李刚田“能工巧匠”的另一面,他的文化积累,学术视角,以及对书法史与篆刻史的独到理解,延宕了他的生命情思、创作冲动。

        读李刚田的《书印文丛》《边缘断想》,本来想探析李刚田书法、篆刻创作的思想基础和艺术观念,渐渐读进去了,始知李刚田构筑的文字世界多姿多彩,论文的学术高度令人深思,散文、随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掩卷思忖,对李刚田这棵书坛常青树有了新的认知。

        对文字敏感,自然对出自李刚田另一支笔的文章格外好奇。书法家、篆刻家能文者不多,即使那些书法家、篆刻家留下的文字,基本上是学艺璅言、唱和诗词,要么是日记、手札什么的,像模像样的文章少之又少。李刚田不同,他的文章与时俱进,论文恪守当代学术规范,论点、论据、结构、叙述、引文,互为表里,意新语俊,对书法、篆刻创作问题具有真知灼见。

        李刚田长期耕耘书坛,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常常见诸笔端。论文写作,散文、随笔写作之余,李刚田还写杂文,当然,这些杂文多半是针对书法界的问题发言,一些“不合时宜”之论依然振聋发聩。《自爱不自贵》《话说人书俱老》《漫谈卖字》《筷子的哲学》《时髦的距离感》《金钱与艺术》等等,立场分明,直抒胸臆,进入了书法批评范畴。也许,我也愿意写这类文章,明白李刚田的胆识与难处,故此,对他的杂文心生敬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