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心理“问和答”

    张明园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1日   19 版)

        我愿意为怀疑有心理障碍的、已经诊断为心理障碍的、他们的亲属、以及关心心理健康的人们,推荐一本好书,李幼辉教授主编的《心理宝典》(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

        作为李幼辉教授的同行,一名老精神卫生工作者,有着和他同样的体会:在精神科或者心理咨询门诊中,许多来诊者有许多问题要问,但迫于门诊时间的压力,我们常常无法作出令他们满意的解答。他们确实需要一本可信可用的读物。很可惜,这样的科普书籍实在不多。

        心理障碍者,或者叫做精神障碍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我国的成年人群中,大概每六个人中,便有一名。推算我国现在有的患者,应该以亿计。而且,这个数字还会增长。根据全球精神卫生调查统计,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有人假设,这是“现代化的健康代价”。确实,现代化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变化,需要人们有更高的心理调适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在解决温饱以后,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了更高要求,以前不认为是问题的,现在也认为是出问题了。

        本书以“问和答”的方式书写。全书共有四五百个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来源于作者们的临床实践。他们从众多的来访者提出的无数问题中提炼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来访者想知道的。

        从问题的性质看,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是What?例如,“什么是失眠?”“什么是社交焦虑?”,重点是区分心理和行为的正常和异常,健康和病态,病和非病。帮助读者识别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第二是Why?例如,“为什么会失眠?““为什么会得社交焦虑?“主要讲心理问题、精神症状和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第三是How?例如,“得了失眠怎么办?”“如何预防和治疗社交焦虑?”,主要介绍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本书为第二版,第一版出版于2013年。一本科普读物,不到两年,便出新版,实为难得。一本科普之所以受欢迎,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可信。科普姓“科”,首先得讲科学性。本书的科学性来源于作者,他们都是“精神医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心理咨询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初版前言”)”,他们都是行家里手。第二是有用。读者们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帮助。本书是量体裁衣式的设计,“文(问)”题从读者中来,然后将有用的信息以通俗简单可懂的文字传递给读者,自然会受到欢迎。本书的作者们对科普写作的三要素——科学性、通俗性和实用性,理解很深。

        本版和初版有一点变动,增加了第二篇“心理问题和心理调适”。包括亲子教育、学校教育、婚姻情感和职场心态四章。这一变动,是应初版读者的反馈意见补充的。这也反映了部分读者们从了解心理疾病知识的直接需求,上升为要求提高心理素质这一更高的层次。这种趋向和国内外提倡的心理健康促进相吻合,将使更多的读者得益。

        这里我想简单提两点建议。第一是希望书后有个“索引”。这样,读者们可以更加便捷地找到他最想查阅的内容。国外的科学图书,一般都有索引。当代中国人,也已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如果本书日后有电子版,那么,索引更是必不可少。第二是希望再版时增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我国的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颁布实施,本书涉及的内容偏少。精神卫生法立法的目的之一是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精神障碍患者有许多受法律保护的权益,例如,人身自由权、知情同意权、治疗选择权、隐私保护权等。这些是他们应该知道的。他们的亲属应该知道,他们的诊治者应该知道,社会公众也应该知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