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用阅读完善自我

    施燕祖(江苏省)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1日   14 版)

        读书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书籍是知与识相结合的一种载体,通过书本,我们拥有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个人的心灵成长很大程度取决于阅读水平,我个人的成长就是得益于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带给我这一代人许多困惑,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我虽然升入中学,但学校已经停课,在家也没事情可做,整天东荡西游。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担忧我荒废了学业,更怕受环境影响无事生非。父亲找来《毛泽东诗词》《革命烈士诗抄》《欧阳海之歌》和早年出版的几本《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让我读,让我在家抄写和背诵,练毛笔字。这些诗词歌赋的优美和音调节奏的委婉有致,让我感受到经典作品的力量。在那个年龄段和当时受教育的程度,虽然我还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感情和丰富的人生哲理。但是,这个时期在家的阅读营造了我健康成长的环境,是这些书让我远离动乱的岁月。更重要的是养成的阅读习惯使我受益非浅。

        不久,我作为老三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建设兵团农场。我所在连队生活艰苦,面临黄海,没有电灯没有淡水,周围没有人家。军事化的管理,繁重的体力劳动,让我有点撑不住。好在大家都有不少书,相互交换着读。书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使心中的积郁释然超脱,跳开个人成见,找到学习的榜样,找到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对古今中外书籍的阅读不仅有益于人们励志增智、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职业状态,还可以提升品位和改变人生格局。后来,我从兵团农场调到北方矿山。矿区虽然是现代化大型矿井,但那时还在“文革”期间,矿上派性比较严重,影响日常生产。而我始终没有卷进漩涡中,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八小时工作不离岗,严格遵守上下班交接制度。我这样做完全是得益于阅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个人体验的局限,往往是不全面的。通过阅读,视野宽了,就能更敏锐深刻地看问题,就不会轻易地陷入憎恶、愤怒、失望等情绪中,更不会随波逐流。阅读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气象,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通过长期阅读,避免了无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很顺利地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几十年来,绝大部分业余时间,我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找到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虽然我先后多次变动工作岗位,对不熟悉的领域,由于阅读养成的习惯使工作成为学习的过程,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能得心应手并做出一定的成绩。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对诱惑,阅读使我明白自己的位置和分量,意识到那些伟大而高贵的事物,拥有独立的判断和清醒的人生,守住自己的灵魂和良知。

        现在我退休在家,每天有书为伴,感觉不到寂寞与孤独,阅读使我的退休生活出现深度和广度。记得我看卡夫卡的《审判》时,边看边哈哈大笑,居然把一本书读完了,读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阅读时常常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有一种独特的韵味。退休以来,我常将自己感兴趣的篇章细细品赏,带给心灵的快乐享受尤为深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