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精气神

    安平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1日   20 版)

        读罢沉甸甸的《儿童文学的精气神》,有太多感慨。王泉根教授此书,其学术视野之开阔、内容之丰厚、见解之敏锐都令笔者深为感佩。首先,本书展示给我们的儿童文学,是一个如此富有精气神的广阔世界。作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对与儿童文学相关的万象生机、驳杂现象进行了透辟的分析,不仅厘清了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更是对发展趋势与未来走向进行了预测,指明方向。

        作者眼中的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好看有趣的故事”,更是与语文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多媒体乃至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紧密结合的“富矿带”,有太多新的生长点等待去开掘。儿童文学绝不是“小儿科”,而是乘上新世纪蕙风的朝阳产业。王泉根的研究大大深化了儿童文学学科,拓展了其研究视域。最后,也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秉承“干预现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出“象牙塔”,将先进的学术成果、学科理念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网络时代传媒多元的双重挑战下,本着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提升儿童文学的美学品质与人文精神。

        本书作为王泉根集成之作,包括以下内容:儿童文学发展思潮、理论批评研究、作家作品论、少儿出版传媒、阅读推广、语文教育以及儿童文学学科建设、人生感悟与治学心得。本书具有全局性的眼光,王泉根从“系统论”出发研究儿童文学,颇有创建地将儿童文学研究划分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两个部分。“内部研究”主要集中为作家、作品研究;“外部研究”则包括更为广阔的领域,这有编辑出版、阅读推广、对外交流等。不难看出,作者眼中的儿童文学研究从来不是学者“自说自话”的封闭式“纯文学”研究,而是紧密联系当下儿童文学的相关实际,不放过任何影响儿童文学发展、变化的因素,对儿童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格局作出了全面的概括。除了对“外部研究”的重视,作者对儿童文学的“内部”现象自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例如,对于不同题材、体裁的儿童文学及相关产业,但凡有利于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都得到了作者的大力倡导与支持。如动物文学、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农民工子弟文学、大自然文学、儿童歌词、儿童影视的研究,往往观点独到、一针见血,而这些研究又不仅限于对作品的美学品质的阐释,更指出了这些文学品类、文学相关现象存在的现实意义。

        《儿童文学的精气神》一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作者对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推广等领域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并得出了很多颇具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如在《哈利·波特》等西方幻想文学的冲击下,国内出现的“一窝蜂”、“同质化”现象,“巫师巫婆”成风。王泉根深表担忧,对此现实进行了批评,呼吁“亲近母语”,打造具有中国元素、民族特色的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一些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以少儿为读者对象的含有暴力、色情乃至血腥内容的“恐怖文学”、“格林童话成人版”等读物,对少儿读者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扭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念。王泉根对此忧心如焚,反复大声疾呼,撰文批评,呼唤出版界的文化良心。

        当今社会的“儿童阅读推广”是一个新兴现象。王泉根借鉴西方儿童阅读、教育的先进理念,大力倡导“分级阅读”,提出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即“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的观点,并对儿童阅读推广中存在的严重的“崇洋”倾向发表了鲜明的观点,批评部分阅读推广人一味以洋为优,甚至根本不考虑读者对象的实际接受能力盲目推荐。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日本成人图画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竟被当做幼儿读物推荐给幼儿园小朋友,阅读效果可想而知。王泉根认为,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应与校园紧密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文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儿童文学丰富的文类、细腻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活泼的想象力,润物无声的道德感召力都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二,儿童文学应该成为课外阅读、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內容,尤其是本土原创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与校园文化活动之机,通过阅读本土名家名作,培养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在儿童早教、课外辅导市场如此红火、儿童的家庭乃至社会地位都大大提高的今天,我国内地高校竟然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等寥寥几所高校开设了“儿童文学”专业,而在海外乃至海峡对岸的台湾,“儿童文学”都已经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具备“儿童文学”相关知识是教师的必备素养。因此,王泉根声声呼唤中小学教师们不但要尽快补上“儿童文学”这一课,还要打通“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出一批既热爱儿童,又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惟其如此,才能打破儿童教育、儿童出版、儿童影视的一些“瓶颈”、窘境,在拯救行业、开拓出更加广阔天地的同时,为未来的栋梁们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

        作为一位德艺双馨、著作等身的学者,王泉根敏于接受新生事物,富有创新意识,近年又完成了《中国儿童文学概论》《中国儿童文学60年》等重要著作,其近期研究囊括了儿童文学与网络游戏、儿童文学与多媒体阅读、儿童文学与少儿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个颇具开创意义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