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文化传播使者罗郁正

    张绪强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0月28日   07 版)
    罗郁正

        美籍华人汉学家罗郁正(Ir⁃ving Yucheng Lo)的名字并不为学者们所熟知,我对他的了解也是缘于读他的一些个人信件。林志纯先生学友手札中有一批罗先生的来信,达数十通之多,信札多为私人交际的传书,其中也不乏对学问人生的感慨。罗先生与林先生同为福建福州人,年龄上罗较林小一旬,生于1922年。罗先生毕生以研究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为业,194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就赴美国留学、工作。他除了几次回国考察、讲学,大多数时间旅居海外,所以并不为国内学界所熟知,然而,他在文学研究和翻译以及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却是让人称道的。

        罗郁正出生于商人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福州当地有名的资本家。上个世纪20年代正是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商业大发展的时期,在经历了晚清外国资本势力的一番冲击后,虽然传统民族资本主义惨遭迫害,但是业已开辟的空前的市场也给商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罗郁正的祖父罗筱坡、父亲罗勉侯就是这些商人中抓住机遇发展起来的弄潮儿,他们世代以百货、茶叶为交易大宗,有时也从事金融投资,靠着勤劳和灵活的经营,势力逐渐壮大。借着在商业中的地位,在祖父罗筱坡的倡议下,福州商会成立,祖父和父亲多次出任会长一职。

        罗郁正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兄长。罗郁正生性爱静,喜欢读书,家族生意由其兄罗勉候接管,这样,他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罗郁正在写给林志纯先生的信件中多次回忆“恩师对我的影响”。林、罗二人虽年龄相差不大,却实为名正言顺的师生关系。1932年开始,从福州商中毕业的林志纯到福商小学任教,时罗勉侯任校董事,其子罗郁正也在该校读书。从罗郁正的来信中可见林先生当时对罗“严格要求,关照有加”,二人的这种师生关系一直延续到各自晚年。作为书信的读者,我竟被信中洋溢的真挚的师生情谊数次打动,不禁为之动容。

        优裕的家庭环境让罗郁正毫无生活的后顾之忧,只管一心在学问上“率性而为”。虽然自古商人重利,但也并不尽然,罗氏父辈便非常重视兴办义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罗勉侯曾对林志纯先生说:“我极愿意以余力栽培优秀学生升学,培养青年,唯才是亲,不分人我,自家子弟若不成器,栽培何用?”父亲对教育的看法无疑反映出他对罗郁正读书求学的严苛要求。复旦大学刘大杰教授曾是罗郁正的私人老师,在每周的古典学课上,罗郁正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刘教授的讲授之中。课下一有时间,罗郁正便沉浸在老庄哲学和唐诗宋词之中,难以自拔。在申请到赴美留学的机会后,刘大杰教授送给罗郁正一本古典学方面的书,书的扉页上题道:“年少而心雄,处优而不荡……近日青年中难见之良才也。”这既是对罗郁正的鼓励,同时也是对罗氏家族教育理念的肯定。

        对于罗郁正“处优不荡”、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师友们有目共睹。1942年,罗郁正入圣约翰大学文理学院英文系学习英国文学史、19世纪英国诗歌、欧洲古典文学、19世纪英国散文等专业,与著名翻译家张培基教授是同窗,张教授回忆起罗郁正时评价道:“虽是富家子弟,但朴实无华,勤奋好学……特别爱好研究英国诗人,如莎士比亚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等。”由于罗郁正谦虚上进,当时英文系的教授王文显(John Wong Quin⁃cy)、姚莘农等也对其欣赏有加,尤其得司徒月兰(Nettie Soo-hoo)的喜欢。1945年,罗郁正从圣约翰大学毕业时获得“最优秀学生(summa cum laude)”的称号。

        1947年,罗郁正与妻子邓瑚烈共同赴美留学。当时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数量并不多,罗郁正万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在哈佛和威斯康星求学的几年里,他大量阅读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书籍,每日与书作伴,借以排遣远离家乡的寂寞。罗郁正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罗郁正博士毕业时已经迈入不惑之年,他出版自己的专著时已年近五十。《辛弃疾研究》(Hsin Ch'i-chi)是罗郁正第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著作,1971年于纽约出版。书中罗郁正翻译赏析了辛弃疾的词作40首,并结合词人的生平对词的发展源流、格式、特点等一一作了详尽介绍。他将辛弃疾词作的特色归纳为“带有英雄色彩的爱国主义风格”,这多少赋予了词作新的现实生命力。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作为旅美华人的自己身处异国,透彻心扉的家国情怀是游子剪不断的牵挂,以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为业是否就是那“带有英雄色彩的爱国主义”呢?

        《葵晔集》(Sunflower Splendor)是罗先生与柳无忌先生合作编译的一本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诗词的译作,1975年以中英两个版本出版。中文版收录了从《诗经》到当代的共145位诗人的八百余首诗词;英文版收录了英美50余位学者的近七百首译诗,50余位译者中不乏刘若愚、柳无忌、傅汉思、薛爱华、马瑞志等已赫赫有名的译者,还有柯睿、宇文所安、倪豪士等后来居上的年轻新锐,高水平的翻译团队保障了译作的高质量。由于中英文两个版本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葵晔集》出版后在美国出版界引起了轰动,一时洛阳纸贵,不到半年即印行一万七千册。美国多家权威报刊纷纷发表书评文章,当年12月21日《纽约时报》专刊登载了勃朗大学的大卫·拉铁摩(David Lattimore)教授撰写的长篇书评,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好的中国诗歌西方语言翻译文本”。美国“每月读书俱乐部”(Book of the Month Club)也将其收入副选本。巨大的社会影响推动这部著作走进了美国大学的课堂,从1976年开始,多家大专院校采用《葵晔集》作为讲授中国文学的课本。印刷数量也不断突破,1975、1983、1990、1998年多次由纽约道布尔戴出版社与印地安那大学出版社再版,二十五年间未曾中断。正是这部《葵晔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认为,罗郁正与柳无忌是中国诗歌翻译方面“70年代最重要的译者”。

        罗先生的另一本译作《待麟集》(Waiting for the Unicorn:Po⁃ems and Lyrics of China's Last Dynasty,1644-1911)较《葵晔集》在时间上要集中,主要是清代诗词作品的选集,由罗郁正和威廉·舒尔茨(William Schultz)教授召集39位北美学者用6年多时间完成,于1986年出版。同样,该著也有中、英两个版本,也得到美国同行和读书界的高度评价,一时好评如潮。《中国文学教师协会月刊》称《待麟集》是“the most comprehensive book of translation of this periodinany western language(所有西方语言写就的关于该时期作品翻译的书中最具综合性的)”。《当代世界文学》称其为“a welcome addition to the repository of translated Chinese poetry…highly readable.(对中国诗歌翻译宝库所做的令人愉快的补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除了出版专著和译作,罗郁正还参加多项编写任务,为中国古代以及当代诗词在海外的传播竭其所能。他担任《文译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的编辑顾问,参加撰写有关陶潜、白居易、李商隐、李清照及辛弃疾等人作品英译的评论。他还为《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撰写温庭筠等人的词条,为《20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撰写闻一多、徐志摩等诗人及其诗作的介绍,并将“朦胧派诗人”北岛、顾城等人的作品译为英文。他主编了印地安那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中国文学翻译》(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丛书与《中国文学、社会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丛书,同时参与《中国文学:随笔、报道、评论》(CLEAR: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杂志的编辑工作。

        从1947年上海动身赴美留学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率团回国访问,期间三十余年,正值国内形势剧烈变动时期,时局变化一日千里,罗郁正因为避居海外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干扰。他以美国社会的“他者”身份,独具慧眼,异域环境中静眼审视我国古典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外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出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80年代后,罗郁正多次率团到北京、西安、上海、杭州等古城参观,体验、介绍中国文化。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术交流和进步,他还将自己的积蓄和稿费捐赠给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设立以他和夫人名字命名的“罗郁正·邓瑚烈奖学金”。

        通过罗郁正,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位华人知识分子特殊年代在异邦生活的状态。身处社会大变革的特殊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切的体会,学术上成绩卓著,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注定了他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性。

        今年是罗郁正逝世十周年,谨以此文纪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