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想象与叙述》等著作出版,赵园先生毫无疑问已成研究明清知识分子群体的大家。相对前几部“明清之际”的厚重,这本甫问世的《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多了几分“轻灵”。先生治学之严谨、扎实一以贯之,但该书从关注明清之际士大夫的思想学术、文化心理转向了他们的伦理亲情世界,尤其是家庭中的夫妇、父子相处之道。赵园先生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历史文化发生“裂变”“崩解”的明清易代之间,对身处其中、历经死生的知识分子有深刻理解。这次,她通过观察他们如何处理夫妻(妾)关系、父子关系,剖析这些非常私人的、琐碎的家庭事务,引导我们去看古代中国的日常人伦,别有一番胜境。
《家人父子》一书涉及的明清著名士大夫多不胜数,名士云集之中,我对有关冒襄的内容印象尤深。赵园先生细读冒襄《影梅庵忆语》《祭妻苏孺人书》《雷儆告二弟文》《告祖父墓文》等,冷静拆解了所谓神仙眷侣、兄弟怡怡的神话,把作者所体验的人伦缺陷以及冒氏家族的内部冲突展示得触目惊心。
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入甚大,原来董小宛做得冒妾,全靠锲而不舍的主动争取。冒襄对她本来只有狎昵态度,后来迎娶很大程度上是熬不过董的“痛哭相随”、苦苦坚持。董小宛归冒之后,更以近乎自虐的方式讨好公婆、姑姐、正妻,以贤德作风获得冒家上下肯定。南京城陷之际,冒襄差点把董托付友人、弃之不顾。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冒襄首先保全老母与正妻,他一手搀扶一个,任凭妾室董小宛踉跄尾随。冒襄眼中的董小宛通情达理、相夫教子、善理饮馔……完全一个循规蹈矩、也由此获得尊重的贤妇形象。在细密的材料考据之间哪见神仙眷侣,不过礼教夫妻。
明清儒士喜好以朝廷为模拟对象,由此组织、建构自己的家庭秩序。平辈的夫妇如此,隔辈的父子就更是如此。然而就算古人执意塑造,总有打破庄严肃穆的时候。还是冒襄,就自曝了一段兄弟未必怡怡、父子未必融融的家丑内幕。据冒襄自诉,冒氏父母对他的两个弟弟多有偏袒,不仅在分家之后把自己所得全送给弟弟而且还支持他们向哥哥索要钱物。“浊世佳公子”冒襄自己挥金如土、好买琴书,长期遭遇弟弟们的“诬辱豪夺”更是雪上加霜。在财产争夺过程中,冒氏兄弟互骂“遭雷劈”(“雷殛”),已经闹到互不相见,相见就恨不得拿火烧、拿刀砍(“骨肉参商,火焚刃接”)的地步。而饱受经济困窘的冒襄因为感觉父母偏心、处事不公,难免对他们心怀不满。
为还原冒襄家庭生活的诸般细节,赵园先生梳理了众多资料、花费了不少笔墨,自言“遭遇冒襄的那一组涉及其夫妇、兄弟的文字,是我的幸运”。我想,先生是珍视文字中的坦诚。薄情对娼家、礼教治侍妾的做派,在冒襄看来是遵循伦理大道,所以并不掩饰。正是这种不管后人造梦热情的态度,让我们发现了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裂隙,回味无穷。至于冒襄敢把兄弟阋墙的详细内情说出就更是难得了,不论孰是孰非,为钱财反目对士大夫而言都算极度败坏形象。冒襄文字把当时知识分子视若神明的伦理秩序撕开一道口子,我们得以窥见其中的矛盾冲突、困窘难堪。
如冒襄的具体生活,《家人父子》还观察了许多,其中爬梳一些充满凡人气息的言行尤有余味。如陈确调侃地向友人说自己如圣人绝欲,因为其妇“老丑而病,去死人不远”,但他坦然面对这种毫无“韵致”的生活,妻死不更娶,也从未纳妾。如方拱乾流放宁古塔与妻子相依为命,他最感安慰的是出身贵族的妻子不失热情和生趣,乐滋滋地种葱来替代从前的种植兰花、水仙。在对父子兄弟关系的观察中,既可以看到颜元“抚子如师”、王夫之讲述父亲常以冷暴力惩戒儿子(“正色不与语,问亦不答”),也有孙奇逢随意适形,把父子相处视如兄弟相待。更可以看到,原来大儒王阳明身后也有子嗣分夺家产,不顾亲情的丑恶。
见识士大夫家庭生活的龃龉种种,赵园先生忍不住说“凡以利合者,无论夫妇、兄弟、朋友,还有师弟子,何者不假!父子也非例外”,但接踵又说:“对五伦中任何一伦的真假,都不宜做一概之论;有真有假,才更成世界。”
赵园先生的豁达,来自长期研究知识分子群体的经验,也是体味人生的理解之同情:他们就是我们!应该重点看看《家人父子》一书的末尾,借谈论近年倡导家风家规、修族谱和家族史等风气弥漫,表达了对当下中国经济超速发展、农民大幅度流徙的深深忧虑。虽然并不明言,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压在纸背之下的力量:明清士大夫所经历的人伦困境正对话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