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于丹现象”何错之有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0月21日   08 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国庆长假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此后,在出版界、学术圈、政商界、时尚界,刮起一阵阵旋风,她的书累计过千万,她成为各类媒体的常客,她出入政府学习、市民讲堂、职业培训,被冠以“精神导师”,甚至作为国家名片多次走出海外,以上种种无一不颠覆大学教授的传统书斋形象,却十年不衰,非一朝“现象”所能概括。

        正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十年来,对于“叛逆者”于丹的非议并不少见,且时时被推波助澜,上纲上线。尽管她极少自辩,偶有发声,不过“我不是任何人人生意义的导师,甚至不是我女儿的人生导师”。

        这原罪说来也不神秘,“罪状”有三:一是把国学浅薄化,二是学问不精,三是回避矛盾逃避社会,可谓居高临下,火力全开。然而,一般读者把这三条弄明白,也颇费劲。因此有必要把这三条“罪状”通俗化,再让他们选择。

        把国学浅薄化,思路大致是:主业新闻传播,跟国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哪里有你说话的份?除了资质,手段也大可怀疑,面对经典,不是战战兢兢穷尽皓首,没有板凳坐到十年冷,仅仅站在摄像机前讲了七天,居然暴得大名。作品更是难逃浅薄之讥,真正的好东西应该曲高和寡,藏之名山,束之高阁,全国看得懂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而那种发行上千万的东西,没有门槛的东西,它不浅薄谁浅薄,它不媚俗谁媚俗?

        相信读者诸君开始慢慢明白了,先是搞身份歧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然后是眼红,最后不是在骂于丹,敢情是绕着弯子骂我们。看这事闹的,想学点文化倒被有文化的瞧不上。

        于丹学问不精,这一条就更有说道了:某一次在电视上做节目,她引了一句诗,居然念错了一个字,还有一次,在微博里把网络小说里的光绪的话当作历史事件,还有某一次也是……

        坦率地说,于丹的确是错了,一般读者重读那句诗,获得一点历史掌故,不是坏事。热闹之后他们也犯嘀咕:于丹是个学者,也是个凡人,要她一天二十四小时处于学术战备状态,不许有口误禁止出疏漏,念错一个字就这样不依不饶全盘否定,那我们还开不开口了?再说,电视上也不是做学问的场合,微博也不是线装书,抓住一点就无限上纲,这种搞法不像是学问人的路子。

        最后一点就更费解了,有必要先交待一点背景。有些声音说,学者得是社会良心,怎样才叫有良心呢,就是批判社会,看什么都不顺眼。于丹恰恰犯了大忌,“在面对中国现实的巨大矛盾时避而不谈政府的责任,而一味诱惑百姓逃避社会,退回内心,她实际是倡导安于现状的,是为政治服务的”。大白话就是,你怎么能用国学鸡汤麻痹人民粉饰太平呢?你怎么能不战斗战斗到底呢?

        有的学者长于动嘴,针砭时事,振聋发聩,在圈子里博得掌声与应和;有的学者动嘴也动手,愿意脱下学问神圣的外衣,愿意跟读者心气相通,排忧解愁,为读者做学问解经典,这就是失节了,谗媚了。破坏是容易的,建设是的困难的。指手划脚是轻松的,俯身建设是沉重的。“不幸”的是,于丹不仅选择做第二种人,用的还是心灵鸡汤这种看似时尚的方式。

        其实找找书柜,就可以发现,无论《颜氏家训》还是《千字文》,《三字经》或《弟子规》,这些发蒙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浅显读物,哪一个不是对经典的解读,哪一个不是心灵鸡汤?

        对于中国现实中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虽然没学过理论,不通识外国字,但是跟书斋中的学者比较,他们更能感同身受。他们当然也有不满,也骂娘,但骂完之后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有滋有味地往前奔。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调节心态,恢复身心,需要一点关于生活的建言,需要真诚平实的抚慰,这个要求过分吗?完全不,很合理。

        因此,在看厌对于丹一轮轮所谓“围攻”后,读者完成了自我教育,对于丹的每本新作,该买还得买,该看还得看。于是就不奇怪那些人唠了十年,广大人民群众也没弃暗投明,于丹作品依旧畅销。还是那句老话,黑的说不白,白的说不黑。

        武汉市洪山区刘学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