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时期,必须“重塑边界、共享资源”。蔡剑峰在社里推行“边界理论”,即没有空隙、交叉碰撞、促进创新。而这,也是外研社在近年就开始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和资源协调整合的初衷和目的。
“十二五”:修炼内功
2011年,是蔡剑峰被任命为社长后的开篇之年,从白手起家,到真正当一个2000多人的家,貌似水到渠成,实质上还是再涉险滩。接手外研社的时候,外研社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强社,可谓如日中天,但传统业务几抵天花板、库存累积已成负担,还有前所未有的财务压力。外研社面临巨大的业务转型压力。
身边的人都说,蔡剑峰当总编辑时天马行空花样翻新,当了社长,一改激进风格,日渐谨慎保守。有同行评价,自蔡剑峰上任以来,外研社也如同他的性格一样变得“低调”了。在他主政的前两年中,外研社品种收缩、新书减产,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厘清内部内容资源、解决迫切的库存危机等内功的修炼上。
2012年,蔡剑峰提出“饥饿疗法”与“强身健体”,着手解决被出版业内同行视为诟病的图书库存问题。“严控新书品种”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双管齐下,库存周转率倍增,使外研社2012年顺利实现销售码洋24.8亿元。同年,他还提出了重新盘活外研社近9000个出版品种,将外研社出版产品实现体系化、模块化、分级化,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导、增值业务、一站式服务等全面教育服务,形成“产品族谱”;投入研制外研社阅读分级标准,加速实施“双语工程”。
在蔡剑峰看来,“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打出去”。经历了两年多大刀阔斧的自我解剖和内部修炼后,外研社跨入“放大优势向前扑,寻找机会快步跑”的全新阶段。
对于如何实现增长,外研社的策略是不参与“零和竞争”,不从别人的盘子里抢东西。外研社要做的事,是把需求做大,在为读者和用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增长。
“教育服务”是主线,是外研社创造价值实现增长的来源,也是蔡剑峰一直思考和关注的重点。2012年起,外研社教育培训收入年年突破亿元大关,个性化解决方案“外研契约”的概念不断完善,外研社努力实现着“从把一本书卖给更多的读者,到向每一个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从B2B到B2B2C”的跨越。而他真正的着力点,是谋求产业升级。两大“基础建设”——外语测试标准的研制和外语的内容平台、编辑平台、阅读平台等互联网平台的搭建,预示着数字时代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外语界日渐成型,从“产品公司”向“解决方案公司”转型的道路日渐清晰。
“文化创意”是新机,是外研社作为一家“文化企业”的真正意义所在。总编辑时期,蔡剑峰为外研社发展设计了“外语-教育-出版”三步走的脉络,外语(双语)包容最广,教育次之,最后出版社把所有资源落点到“出版”。而现在,外研社正在“顺势而为、逆向而思”——“出版-教育-外语”,以出版为核心立足点,面向教育相关业务,最后把积累的资源落点到“以外语为特色的文创产业”。
从出版到教育到外语,天地渐宽,汇聚至文化创意,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创造力的爆发。蔡剑峰深知,传统思维做文创是没有出路的,他想把外研社打造成一个“微创新”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最大职责,不是生产内容,而是经营人,吸引人才、挖掘智慧、实现创意、创造价值。2400名外研员工,不是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而是文创产业中无限可能的活跃者。
理想正在一点一点走近。
2013年,外研社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设立“外研文化教育基金”,这是中国首个由出版企业设立的公益专项基金,致力于促进外语实践教育、推广全民阅读活动。2013年,外研社设计了一个涵盖启蒙阅读、分级阅读、通识阅读、专业阅读的整体阅读解决方案,全力启动“阅读季”工程。同一年,外研社入选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
2014年,跻身“首届首都文化企业三十强”的外研社迅速展现文创的活力,国际文化创意基地成功举办中法文化交流国际展览,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捷报频传。个个项目无不以三五人之力,即撬动了外研社文创事业的杠杆。“文化创意”的目标正瞄向与“教育服务”并驾齐驱的外研社转型升级的两大转轮。
在诞生35周年之际,外研社为自己献上一份大礼——全年发行码洋突破了30亿。
“利他精神”,是蔡剑峰对外研文化最本质的注解。从90年代初的“眼里有读者,心中有市场”,到开创教师免费培训,从坚持十几二十年的公益大赛,到服务一生的“外研契约”,外研人一直明确自己工作的价值,就是“服务于什么人,是不是找到他们的痛点,能不能做有利于他们的事”。“利他”的表现形式,就是“口碑”“品牌”。蔡剑峰相信:“布施的人,越施越有。”真诚的付出、持久地利他,“做一个不问收获的耕耘者”。
“十三五”:外研社“+时代”
随着业务扩大、规模扩张,内部沟通成本不断升高,“大企业病”隐忧也开始凸显端倪。“Boundary”(边界),是蔡剑峰最近几年一直强调的概念。他认为,在传统出版时期,业务分工有较为清晰的边界,而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必须“重塑边界、共享资源”。他在社里推行“边界理论”,即没有空隙、交叉碰撞、促进创新。而这,也是外研社在近年就开始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和资源协调整合的初衷和目的。
作为一家文化企业的掌门人,蔡剑峰深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不可回避。在经营压力下,出版社逃不开经济利益的考量,出发点是“卖”书。但他始终相信:“出版社毕竟不同于一般企业,它承载着传承文明的理想,希望启迪更多的人来‘读’书。‘卖’和‘读’之间,字面看仅差一个‘言’字,实则差别甚远。这个‘言’字,不仅是对于语言文字的传承,也是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而这恰恰正是企业和出版社、商人和出版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也是出版者面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时应有的态度。”
2015年,外研社形成了“基础集群”“高等集群”和“阅读集群”三大板块,打破原来的管理体系,让资源在全社范围得到协同调动。最近一次全社大会上,蔡剑峰引用了司马光语“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他认为“边界能否真正能被打破,将是未来五年外研社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集群”只是试水,组织架构的进一步变革正在酝酿,势在必行、破釜沉舟、志在一搏。下一个五年,将是外研社真正脱胎换骨、实现转型的五年。蔡剑峰用许多个“+”来描绘外研社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
第一,“互联网+”:外研社将全面布局移动阅读、翻译生产,形成以“无障碍阅读”为主体的移动阅读板块;强势布局在线教育、社交网络,形成以“北外在线+外研在线+外研讯飞”三大互联网公司为支撑的互联网教育板块。
第二,“孵化器+”:置身中关村科技园的外研社“众创空间”正在规划,以文化和科技双驱动,意在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有策划能力、出版热情、需要一个栖息地的团队入驻,做一个吸纳创造力、培育新产业的孵化器,让国外优质资源和创意人才来落户,让中国的好作品走向世界。
第三,“品牌服务”:外研社将以“外研通点读技术+教辅业务数字化+K12英语”为产品,以“阅读+培训+咨询+留学”为服务,做外语教育O2O的行业领军者;通过权威的自动化网络测试,用“外研证书”绑定外语学习者,以“外研契约”相伴成长,提供跟踪服务。
第四,“走出去”:外研社将当仁不让地在“国际汉语+中囯文化+一带一路”领域发力,将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外语学习为目标,成为中国走出去的标杆。蔡剑峰近一两年来频频走访塞尔维亚、白俄罗斯、秘鲁等国家,做调研、找机会、谈合作,正大胆布局新的战场。
蔡剑峰坦言:“‘外研社+’的未来模式,是一次未知的探险,面对高风险的充分竞争巿场,不能没有新体制、新模式的试点,而这将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他只有用乔布斯说过的话来自我勉励:“与其被别人取代,不如自己取代自己。”在新的布局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传统出版模式的颠覆和革命,是一家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出版社,向死而生的勇气。
今天,投入使用18年的北京市地标建筑“外研社大厦”正在被重新规划改造,改造后的大楼将再次诠释其标志建筑“桥”的涵义,它将是内部创新与外部创业的连接,出版与文创的连接,今天和未来的连接。与此同时,一个有着全新架构的教育出版集团将以新的面貌,再次出发。
同时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的还有新外研书店,它将承载更多新的文化属性。比如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它会像星巴克咖啡、hellokitty玩偶一样,将主题元素发挥到极致。在坚守主题特色的同时,新外研书店还会接纳“小范围的多元”,引进文创伙伴,让人们在翻阅外研版新书的间隙,也会被文艺小清新的角落吸引。
蔡剑峰社长非常欣赏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的一段话——“我选择了人文关怀的爱、艺术的美和人类文明社会不断的精进和创意。这三个元素融合在我们的生活里,就成了诚品的宗旨,人文、艺术、创意。”蔡剑峰认为,当今人们还会进书店走一走的缘由,都浓缩在这三个元素里了。“我们愿意成为书店新文化生态中的关键一环,外研社一直在努力为读者提供咨询、讲座、活动等服务,不仅做好书,也赋予图书一种品位与价值。我经常假想一个大学生的朴素愿望——生活就是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在北外附近租一间房,没事去学校学学英语,到外研书店看看书。也许,这正是我们所做事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