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里的环境是最宜人的。所以古今中外,人们都喜欢在山林里休闲、休息、怀旧和抚平伤口。
山林里的好,最好就好在有水。水滋润万物。清洌的水珠从岩石缝中渗出来,滴落到耐阴植物的枝叶上,再滑落至翠绿的苔藓上面,然后叮叮咚咚汇聚成溪,一路出山,奔向平原,奔向大河,奔向大湖,奔向大海。
我们大多注意的是河流上述的本然状态。老子则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注意水及河流哲学和道德状态的人。水由高处流往低处:水在高处零散而在低处聚集,水在高处清纯而在低处复杂,水在汇聚的过程中为万千生命所利用,水在汇聚的过程中因遇而行、因形而形——这些状况都是水及河流的天然状态、天设规则。
但老子发现水的这些本该如此的天然状态具有生命智慧和人性光辉。
水在汇聚的过程中为万千生命所利用,因而它善利万物而默然不争;水总是由高处流往低处,因而它永远是低姿态的、低身段的,这最合乎人类永远无法穷尽宇宙知识、因而人类必须永远探索又永远谦逊的道理;水在高处零散而在低处聚集,因而团结就是力量,汇聚才是正道;水在汇聚过程中因遇而行、因形而形,因而视野决定成败、智慧引领正途。如此这般,了解和理解了水的微妙和深妙,才知道个人渺小、天地宽大的精要。
水在高处清纯而在低处复杂,则拎出一个两难论题:水在高处虽清洌却零散,虽清甘却微小,虽清妙却不足道,虽清纯却由于万物规律而不得不顺势而下、顺流而下;水在低处虽宽阔、奔腾、丰富、广远,却也可能变得混沌不已,甚至污浊不堪。
水因此而正如人生与社会:清纯容易,而浊后清纯难;清妙容易,而包容万物难;清洌容易,而杂乱后清洌难;清甘容易,而居下后清甘难。上山避世易而下山静心难,山林随性易而闹市养心难;居高发号易而居低守持难;本来如此易而回归本来难。
这也正是老子的高超,《道德经》的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