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用诗抒写的一部抗战史

    唐晓云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09日   19 版)
    民国版《抗战诗史》扉页书影,现藏上海图书馆。

        抗战胜利第二年,寓居上海的医学家、诗人姚伯麟,历时15年,完成了一部史诗式的作品《抗战诗史》。从九一八事变的前奏1931年4月“万宝山案”写起,至1946年5月“封笔余感·十首”止,撰诗“千五百余首”。《抗战诗史》付梓时,于右任、孙科、覃振、茹欲立等民国元老纷纷作序、题词、题写书名,姚伯麟一时有“民族诗人”之誉;而时年七旬的诗人所有的感受仅剩一痛:“此一部抗战诗史,实个人一生之痛史。书虽已出,不能转忧为喜,只落得仰天长叹,大哭一场,不知涕泪之何从也。”

        抗战期间,姚伯麟有从事医学研究不成,只能转而写诗以抒愤的痛苦;有书虽已成卷,却因无良商人不讲信誉迟迟未能出版的无奈;更有孤岛时期,每日“于抑郁愤懑之中,进行秘密工作”的艰险。姚伯麟在“自序”中写道,到了抗战后期,他的创作“几乎每日为之。稿件愈集愈多,忧心忡忡,恐被发见,乃日易数处而藏匿之。今难幸此一册之告成,实则以血汗头颅换来者也”。(《抗战诗史·序八》)

        为何要“日易数处而藏匿之”,又为何说《抗战诗史》是“以血汗头颅换来”的?没有经历日伪统治,难以想象白色恐怖有多么可怕。上海沦陷后,日寇及汪伪特务大肆绑架暗杀,制造恐怖事件,对文化界进步人士下手尤其狠毒。姚伯麟的好友、著名书画家钱崇威对此有一段解说:“日人监视之严,刺探之密,凡以一言失,一字疑,而死于非命者,何可胜数。余赁斗室,无隐蔽之地,患其搜查之苛,卖字之外,不著一字。伯麟所居,亦斗室耳,日积月累,竟成抗战诗史若干卷。”1941年12月至日本投降,姚伯麟更是每日提着脑袋从事创作。这才有钱崇威发自内心的敬佩:“此其立志之坚,用心之苦,防患之周,非具有神勇者能如是耶。”(《抗战诗史·序四》)

        历史的某几页是难以忘却的,因为太过沉重,以致永久地铭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抗战诗史》正以这沉重的几页,把全书分成五个部分:“九一八”、“一二八”、“七七”、“八一三”及“太平洋”战事。如同拍摄一部长达十四年的大型纪录片,诗人聚焦于日寇蚕食中华大地的每一步,直至它的最终覆没。因此,《抗战诗史》是一部真实而鲜活的日寇侵华史,是中华民族遭受蹂躏的苦难史,也是中华民族汇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洪流的反侵略史。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接连爆发后,姚伯麟先后写下了《卢沟桥战事发端》《哀南开》《吊佟麟阁将军》《宝山一营殉国》《四行孤军抗敌》等诗,从诗的标题就可以看到日寇的凶残和战事的惨烈。1937年9月传来平型关大捷后,姚伯麟即写下了《平型关及锋而试》一诗:风云八路动欢颜,游击纵横战术娴。大破倭军寒敌胆,锋芒始露平型关。诗后注录:九月二十三日平型关一役,我八路军以游击战术,击破敌铃木旅团,毙敌五千,俘敌一千,获游击战最大战果。

        随着战事的进展,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和事件,直至抗战胜利,诗人都留下了珍贵诗篇,以彪炳史册。一些易被时间淘洗而为后人鲜闻的事件,也在《抗战诗史》中得以存留。如《倭船又运尸灰回国有感》《少年日兵携械投降》(1939.4);抗战后期,《日兵力不足新学期一年生停课》《日关东西遍遭轰炸》(1945.3),从中让我们看到日本军国主义在短短数年间,由穷兵黩武而终至万劫不复。诗人还将关注的目光遍及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写下了《硫磺岛争夺战艰苦卓绝》《英美军再渡莱茵河》《苏军冲入柏林演成市街战》等大量诗篇。

        值得重视的是,《抗战诗史》每首诗后大多附有报载的“通讯”或“电文”。姚伯麟每日写诗前,先阅读各报刊载的通讯社电文,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待诗写成后,就把相关的某条或数条电文录于诗后,以诗写事,以事证诗。这些电文留存至今,都成了珍贵史料。姚伯麟在“序言”中就阐明了这一创作意图:“至于诗之优劣,余有自知之明,曰暇瑜互见,或竟暇几掩瑜,或竟不成其为诗。然而余所重者史也。”在“凡例”中也明确写到,《抗战诗史》有“诗”和“史”两个部分:“每首诗下所根据之事实,其采自何处必于其下标明”;有些诗后还有“备考”:“乃系后来所得消息而与本条极有关系者”;或有“注释”:“恐诗句有隐晦不明处、被误会而或费解,故再加以解释,力求明显”。其实,姚伯麟并不着眼于写诗,更不在意是否成为“民族诗人”,而是在记录一部真实详尽的中华民族抗战史。

        以诗的体裁记载一段历史,称之为“诗史”,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最经典的是杜甫,他的“三吏三别”即记述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画面,及备受战乱祸害的民生疾苦。同样,《抗战诗史》用“诗+史”的体例,抒写了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继而奋起抗争,最终夺取胜利的恢弘诗篇。它让曾有记忆的重新唤起记忆,让未曾记忆的装载这份记忆。

        应该介绍并记住这位历尽十五年艰辛和艰险、为我们留下一部《抗战诗史》的作者:姚伯麟(1879—1953),字鑫振,陕西三原县人,旧居三原白鹿原,号鹿原学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取官费生赴日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16年返陕,曾任西安同仁医院院长。1930年后侨居上海,受聘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创办《改造与医学》杂志社。译著有《大内科全书》(共四卷,仅出版二卷,三、四卷书稿因上海沧陷而遗失)及《世界内科史》等八种。姚伯麟对京剧研究颇深,著有《京剧二百年历史》及剧本《李师师》《贾岛诗人》《汉明妃》等。辞世前受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抗战诗史》,姚伯麟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8月,18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