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吴琦幸:最难忘王元化先生的独立人格

    本报记者 陈菁霞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8月19日   15 版)

        “此时的王元化先生,卸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一年多,丝毫看不出官样,满面是学者的儒雅风度,隔着银丝边眼镜后的双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盯着你看的时候有一种执着,似乎要看到你的心里。他让我在右手边的单人沙发坐下,然后看着我,脸上充满着一种别样的和蔼……”29年后,吴琦幸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王元化先生的情景。

        1986年10月,吴琦幸博士入学没多久,导师徐震锷先生因病逝世。茫然中的他给远在北京的启功先生写信,希望转到他的门下求学,结果因办异地攻读博士的手续问题没有成功而未果。因为旧识陆晓光的建议,吴琦幸转到了王元化先生门下。从1986年11月成为王元化的入室弟子,到2008年5月王元化过世,20多年的师生交往中,吴琦幸耳濡目染最深、最难忘的是导师独立的人格力量。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元化重启对于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关注,实际上也是他本人通过反思之后的再认识。

        当年,因为特殊的机缘,训诂考据和古籍文献专业出身的吴琦幸转到王元化门下,这对于他而言,实在是一个挑战。“王先生不仅要求我继续在训诂考据等小学方面努力,因为他的《文心雕龙》研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考据内容,而且他还要求我读哲学和外语。我硬着头皮啃下去,走出了跟传统小学不一样的路子,加上在美国的学习和研究,基本上形成了考据、理论和外语三结合的路子,与以前的单一的古文献研究的气象就不同了。当然我做的还不够。”

        2013年,由吴琦幸与王元化在2007至2008年的十余次谈话整理编辑而成的《王元化晚年谈话录》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社推出,展示了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元化生命最后岁月里思想状况、文化心态以及友朋往来情况。最近,为纪念王元化诞辰95周年,在前书基础上,修订、扩充而成的《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出版,由原来的8万字增至45万字,由吴琦幸依据其跟随王元化攻读博士期间的日记、笔记、书信、文章,以及2007至2008年的多次谈话记录整理而成,内容广泛涉及王元化的家世旧闻、问学经历、革命工作、政治起落、学术研究、著述交游等,对王元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三次反思”,各项政治工作,文心雕龙研究,与海内外学术界的思想往还,他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风气、思想方法的认知和批评等,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总结,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

        “1980年代时,我正在攻读硕士和博士,见证了那个年代学术思想的巨大变化。”其时,学术界以介绍和接受海外的新思潮为主要特征,同时也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和现代化等问题,产生很多的真知灼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股思潮中,很多东西都来不及消化,也形成了某种浮躁的情绪。就王元化先生来说,他当时担任过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思想比较解放,但是到了1990年代,他还是认为自己当时由于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来研究问题。他认为自己到了1990年代才是真正进入了反思的境界。”吴琦幸说,对王元化先生而言,1990年代,他确实进入了他所说的“摆脱了依傍,抛弃了长期形成的既定概念”。

        “今天的学术界思想界现状不容乐观。王元化曾经批评过的好建立体系、缺少扎实研究根基的情况依然存在。而一代的学风将会影响一代的社会。这是他在晚年谈话时着重指出的。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取决于这个时代的学风。学风不正,将会影响社会风气。思想学术界还是要将追求真理和真学术为己任,而不是没有独立思考,盲目跟风,甚至汲汲于一己之名利。”吴琦幸说。

        聚焦图书:《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

        活动安排:阅读的乐趣——“脉望丛书”与“海豚书系”新书发布暨签售

        时间:8月22日17:00-18:0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第三活动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