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8月05日 星期三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的“动物们”

    包春莹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8月05日   14 版)
    《中等博物教科动物学》内页插图(上海科学会编译部1908年出版)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

        已知现存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它们在自然界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中,有关动物的内容一直不曾缺席。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一至四年开设“博物”,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学和矿物学。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中,明确阐述了“……其动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习性特质,分类功用。”这也是那个时代教科书内容选取的依据。

        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收藏的中小学教科书中,从1902年到1911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教科书是翻译或编译自日本教科书,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教科书受日本的影响比较大。分析这个时期的动物学教科书,发现其内容体系都由“通论”(或“总论”)以及“各论”(或“本论”)两部分组成:(1)各教科书或在前或在后用通论、总论或结论等论述动物学的理论,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殖、发生、动物与植物的异同、动物与外界的联系、生存竞争、动物的进化、动物的分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2)以各论或动物本论方式介绍动物类群,这是中学阶段关于动物学的主要内容。在讲述动物类群时,大部分教科书先讲最高等的动物然后讲较为低等的动物类群,只有少量的教科书先从结构最简单、最原始的原生动物讲起。

        民国时期的动物学教科书,与清末的比较类似,有通论也有各论。例如,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四年(1915年)初次印刷的《共和国教科书动物学》,在民国四年到民国九年的6年间发行了12版,“是书注重通论,先叙述形态组织生理生态,然后及于分类……”“此书先就动物分类各纲,举其概要后,就形态解剖生理生态等各列一篇,使学者有综合之知识,明动物之进化,人生利用之关系……”此书几乎涉及动物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包括动物分类学、动物形态学、动物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和应用动物学,同时将进化论的内容放到动物生态学中讲述;还尤为关注动物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专设一篇“应用动物学”,分别阐述食用动物、役使动物、益农动物等。

        与清末动物学教科书相比,民国时期的动物学知识体系变得更加科学,系统性也更强了,关于动物学的理论都逐一讲述(而清末时期介绍动物学理论的“通论”只占极少的篇幅)。另外,清末教科书中有关动物的应用只寥寥数语地穿插在“各论”中,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则都有专门的篇幅讲述动物应用以期服务于日常生活。关于动物类群的安排顺序,民国时期的大部分教科书也是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次序来编排的,但也有少数作者“按照时令排列”来安排某些动物类群。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0年到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11套初中生物学教科书。在这些教科书中,有些教科书关于动物学的主要内容是动物类群的知识,篇目名称就是动物类群的名称,除了动物类群的知识之外,其他关于通论的内容涉及较少;有些教科书除了讲述动物类群之外,会在绪论和结论中,讲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内容;有些则会涉及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动物的自然保护等。有些教科书将动物置于生物多样性大主题之下阐述。例如,1978年的生物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关于动物学的内容,位于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下面“动物的多样性”中。再比如,2001年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和2013年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都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关于动物学的内容位于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在这些教科书中,关于动物类群的安排,大多数是按照动物进化的顺序,从低等到高等来介绍的。1978年、2001年和2013年的教科书,虽然都采用了综合性的编排体系,但1978的教科书在动物类群这部分贯穿的是进化的线索;而2001年的实验教科书,是以“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为章标题,分“水中、陆地、空中”三种环境来介绍的;经过十几年的实验之后,在2013年修订时,又放弃了“水中、陆地、空中”的编排方式,改用进化的线索。

        关于动物学的内容,从知识内容的选择来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时甚至似乎像是出现反复?其背后的原因,与学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有关。在不同政治、经济、教育背景下,国家的教育目标是不同的;中学生物课程目标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也不断变化。教育目标、课程总目标要通过每章、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所以要将整体的目标分解到各个章节中去,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具体到动物学这部分内容,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界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这部分内容也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再到20世纪末的动物学(或生物学)教科书,都将动物类群的内容作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而且都涵盖了几乎所有动物门类。

        考虑到原先几乎涉及所有无脊椎动物各门及脊椎动物的5个纲,这些门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非常烦琐,于21世纪初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有关动物类群的知识做了较大删减,只要求学生掌握5大动物类群,并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中提出,要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束缚、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束缚,重新建构新颖而合理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教版教科书为了便于学生探究动物的主要类群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强化动物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同时避免按门纲罗列介绍的做法,安排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三节。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能够达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目标。但根据课标要求只讲5个类群,很难使学生“概述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生物学教师、有关专家学者等多方都有意见:无脊椎动物仅提及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缺少许多常见的、在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类群;脊椎动物中则缺失两栖类和爬行类。不仅使动物基本类群的内容削弱,也与生物多样性的主题难以契合,还为学生学习生物进化制造了困难。《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关于动物类群的要求,并删除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等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从环境的角度来编写,三节很难容纳那些复杂的动物类群,所以在修订时,人教版教科书改为按照进化的大致顺序来介绍。但是,这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明显地,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不完全一样的。

        在关于动物类群内容的组织上,也反应了教科书知识内容的组织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地发展的。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讲述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主要包括植物体、动物体和人体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的知识,以及动植物的主要类群等;而高中阶段的生物学则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讲述生物共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内容,是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所以,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一般以分科为主,分植物、动物和生理卫生,高中阶段则是从功能上整合,以综合为主。

        各个时期的教科书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实际等引入,清末、民国时期讲动物是从脊椎动物讲起,然后再讲无脊椎动物,这就是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民国时期的编者提到:“高等动物比较常见,故排列在前,渐次于下等动物,但进化原理则随时说及,毫不忽略。”而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安排动物类群的内容,则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绝大多数教科书都能做到图文并茂,大部分教科书的图片都超过百幅。从国外翻译的教科书编者也非常重视使用图片,如有些编者看到当时有些动物学教科书的图较少,所以在编写时广泛参阅许多书籍,增加了许多图,如生态图、解剖图、模型图等。民国期间有一些教科书还使用了彩图。还有很多教科书使用图表来总结内容,用“问题”和“提要”帮助学生理解与复习。

        影响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学科本身的发展、国家的大政方针。清末教科书中出现的“多孔动物”“芒刺动物”“蠕形动物”“节足动物”等名词,随着学科的发展逐渐淡出了教科书的舞台。民国初期的教科书都有专门的篇幅讲述动物应用以服务于日常生活,这是在当时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产物;当时卫生条件比较差,所以讲昆虫多涉及蚊、蝇、跳蚤等。以上所提到的关于动物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方式的变化,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受各种教育思潮、政策法规、教育理念等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