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你读了几本书?看的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2014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数据新鲜出炉:去年江苏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8.02本,较2013年的7.01本高出1.01本,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4本。(4月22日《现代快报》)江苏省调查2014年度居民阅读状况,将电子书阅读量与纸质图书阅读量合并在一起进行统计,这一做法值得肯定,也值得思考。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阅读快餐化、功利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地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活动了,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不断增加图书馆藏书量,不断改善图书馆条件。这样做当然很好。但不能不指出,很多人过于看重传统的纸质阅读,而排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阅读,甚至认为这些新兴的阅读方式影响了全民阅读的氛围及质量。其实,新媒体阅读和纸质阅读一样,都是全民阅读的一种体现,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才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较201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但比1999年的60.4%下降了5.5个百分点。这不仅源于阅读氛围的缺失,也是现实社会的功利写照。同时,还与人们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有很大关系。想想看,社会竞争那么激烈,从早忙到晚,有多少人还有心思坐下来静静读书,甚至专门跑到图书馆去读书?而唾手可得的新媒体阅读,则相对方便得多。
对于新媒体阅读,著名作家王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一番评述挺耐人寻味,他说,现在安心专心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阅读海量化、便捷化、快餐化、廉价化、普泛化、游戏化、大众化、互动化、民主化、无目标化、表层化、浅薄化、段子化、微博化、小品化、起哄化、闹闹化、非经典化、非思想化、非理性化、非研究化、非郑重化、易受影响化;一方面是培养出一批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只知道一点点、自以为是、万事通、万事松、出口成脏、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微博一代、段子一代、小品一代、手机一代。“我不希望中国回到孔子孟子的时代,我也不希望中国进入十三亿华人躺在比尔·盖茨与乔布斯怀里看微博与段子的时代。”
的确,新媒体阅读存在很多如王蒙所列的弊端,尤其是快餐化、消遣化、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但这些弊端及倾向,毕竟只是少数,既不代表全民阅读的整体情况,也不影响全民阅读的深入推广。只要社会各方面因势利导,将“微阅读”、“浅阅读”和深阅读相结合,一定能让新媒体阅读焕发出像传统纸质阅读一样的魅力。而且必须看到,新媒体阅读已呈一种趋势,一种由年轻人向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涉及的趋势!
全民阅读的重点在“读”以及“读什么”,而非“怎么读”。读,哪怕是“微阅读”、“浅阅读”,总比不读强。读,就有了开端,就有了兴趣,也就会有收获。一边是不想进行纸质阅读,或没时间进行纸质阅读,一边是随时打开手机、电脑等便进行阅读,你说哪一种更符合“全民阅读”的本意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吧?
更何况,现在好多新媒体也不是单纯提供消遣化、快餐化的信息,而是越来越向纸质风格靠近了。比如,小说、特别是名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了。不少网络公司正在跟传统文学作家签约,购买传统文学版权,把他们的书转化成电子书,让大家来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已经将他的书正式授权给腾讯互动娱乐平台,而莫言也成为手机QQ阅读中心第一位入驻的作家。始终坚持用纸和笔写作的海岩,将网络时代称之为浅阅读时代。尽管如此,海岩等传统作家亦在向互联网靠近……有了这些条件及保障,新媒体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已然没有区别,还有什么好抵触、排斥的呢?
江苏省句容市 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