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熊猫》,[美]乔治·夏勒著,张定绮译,胡锦矗校,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48.00元
本书多年前曾有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版本,此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收入品牌丛书“译文纪实”中出版。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从1980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在本书中,他以科学家和参与者的立场,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之内情。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的外国专家,夏勒博士以外来者的角度,将其当时与国内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45.00元
本书2002年有商务印书馆的版本,绝版多年之后,经过精心修订,收入译林出版社品牌丛书“名家文学讲坛”中出版。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异彩纷呈的文化与艺术景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理路与脉络?马泰·卡林内斯库通过历史与比较的考察,基于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相对立的分析框架,把这五个概念作为“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作品实例,追根溯源,清理出每一副“面孔”的发生机理及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为我们描摹出动态、多元、复杂、充满活力的审美现代性的总体面貌。
《马丁·盖尔归来》(第二版),[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著,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42.00元
《马丁·盖尔归来》与《奶酪与蛆虫》、《蒙塔尤》一起号称微观史学的“三大代表作”。本书讲述的故事是:16世纪中期,在法国比利牛斯的一个乡村,一个真名叫阿诺·迪蒂尔的精明农民,冒充马丁·盖尔,意欲攫取其身份、财产和妻子,直到马丁·盖尔现身,一切都改变了。数百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甚至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在书中努力追索历史真相,并以高超的叙事技巧讲述了这个故事。相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推出的第一版,第二版增加了两篇与本书密切相关的论文,并对文字进行了若干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