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08日 星期三

    方卫平:重写《儿童文学教程》

    本报记者陈香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08日   11 版)
    方卫平
    《儿童文学教程》,方卫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38.00元

        在为讲课做准备的日子里,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走出传统话语系统的束缚,努力建构新的具有时代和个人学术思想特点的儿童文学知识体系。当前的中国儿童文学写作者们面临的最大瓶颈,可能是如何培育更高的审美智慧和文化素养。

        读书报: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儿童文学理论体系构建、学科体系构建的吁求越来越多,儿童文学教材的编撰与出版也进入了快车道,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当前儿童文学教材编撰的整体面貌?

        方卫平:新世纪以来各类儿童文学教材的编撰和出版是应时、应需而生的现象。近十余年来,受到开放的市场环境的助推,儿童文学发展的蓬勃态势同时体现在创作、出版、阅读、推广、传播等各个层面。与此相应,人们对这一特殊文学类型的认识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除了高校相关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外,儿童教育、童书出版等领域的相关群体,比如小学教师、童书编辑,乃至对儿童文学有兴趣的知识阶层父母等,也有着了解儿童文学知识的需求和渴望。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对儿童文学学科的重视。就我了解的情况而言,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正在引起更多高校的重视,也开始逐渐进入这些高校的教学体系规划中。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作为儿童文学基础知识入门的儿童文学教材的需求,自然也被激发了起来。

        随着近年儿童文学教材种类的增加,其体例的多样性和理论的前沿性也在不断增强。但教材编撰的“快车化”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材本身质量的良莠不齐。其中有的教材,甚至完全属于门外之作。这些教材在我看来其实是达不到出版水准的,初学者在入门时如果不幸以此为师,受害匪浅。这其中最严重的几个问题,一是知识体系过于陈旧、老化,不能跟上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新现实;二是专业知识的阐释太不专业,缺乏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准确、深入的把握;三是在分析、挑选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时,缺乏成熟、可靠的艺术判断力。

        读书报:此前,您也曾与同行友人合作,主编出版了两部儿童文学教材,其中一部还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行30余万册。那么,此次您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个人撰著的《儿童文学教程》,与此前您所撰述的教材有何不同?与当前流行的儿童文学教材相较,又有何不同?

        方卫平:与主编的教材相比,这部复旦版的新教材由我个人撰写,其体例、内容、语言等,也更多体现了我本人的学术趣味、课堂经验、知识积累和写作习惯。在这样一本教材的撰写过程中,我个人对于儿童文学的理解,对于儿童文学相关理论的诠释,以及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判断和批评,当然也体现得更为完整和全面。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年来我一直想要撰写这样一部个人教材的原因。

        在这部教程的写作过程中,我的主要考虑,第一是在体例编排上,突出儿童文学艺术范畴的重要地位。这部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三部分构成,除一般教材常见的基础理论和文体论外,增加了艺术论的部分,分章展开关于韵律、游戏、幽默、荒诞、叙事等儿童文学基础艺术范畴的阐说。我以为,这些艺术范畴对于我们了解儿童文学的性质,领略儿童文学的趣味,认识儿童文学的价值,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多年来,在我的儿童文学课堂上,这些艺术范畴构成了重要的讲课内容。在我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相关艺术范畴还包括梦幻、神秘、神性等等。

        实际上,我曾一度十分不满于传统教材主要由文体论构成,而艺术理论支撑极为羸弱的状况。

        第二是在儿童文学理论的阐说中,突出儿童文学作品分析和文本解读的基础地位。我一直以为,一部儿童文学教材除了要为读者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的启蒙外,还应向读者传递一种可靠的儿童文学艺术判断标准。而通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挑选和推荐,传达关于优秀儿童文学艺术特性的知识,也是我多年以来的想法。我这些年用心编写和点评“最佳儿童文学读本”系列,正是这一想法的一种落实。

        写作过程中,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具体理论概念或范畴的阐说中,尽量避免空泛的理论讲解,也避免顺手拈来式的作品举例,而是结合我认为最优秀的那些中外长短篇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具体、贴近的文本艺术分析,来支撑起相应的儿童文学理论解说。因之,读者可以从这部教材中看到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举隅,它们也往往是我在课堂上、讲座中常与听众一起分享的佳作。

        以上安排对教程本身而言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加强教材的可读性。我相信,对许多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丰富的作品范例和生动的艺术解读必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对儿童文学知识的领悟,也能使理论的阅读更加充满趣味。二是加强教材的可用性。通过引荐和分析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教材不但提供了儿童文学艺术鉴赏的示例,也能够为读者和使用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儿童文学佳作清单,而这两者恰恰是当前许多儿童文学的教学者和初习者十分需要的。

        读书报:您曾提及,传统儿童文学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完整、准确地呈现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面貌和思想魅力了,而出版一部能够反映自己学术积累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儿童文学教材,一直是您专业生涯的一个愿望。那么,在您看来,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形态与思想内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传统儿童文学的知识体系为何已无力阐释?

        方卫平:实际上,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也是儿童文学艺术形态与思想内涵不断得到新的丰富、扩充和诠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文学理论也需要从新的儿童文学艺术现实出发,不断修正原有的儿童文学知识框架,以赶上进而呼应儿童文学的艺术发展进程。

        比如,我在教材中讲到叙事艺术时,专辟一节讲解当代儿童文学的“另类叙事”。该节谈及的恐怖叙事、身体话语的禁忌叙事、后现代叙事等,均属于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日益得到关注或重视的艺术现实,但它们显然溢出了传统儿童文学知识体系的范畴,在相应的理论批评中也尚未得到充分讨论。以恐怖叙事为例,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儿童文学认识框架内,恐怖元素一直被小心地隔离在儿童文学的艺术疆域之外,或者至少处于边缘地带。然而近年来,“哈利·波特”系列、“鸡皮疙瘩”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等包含恐怖元素的相关叙事作品在儿童与青少年读者中受到的青睐与欢迎,使我们不能仅以传统的排斥态度来对待这一叙事现象。为什么这类包含恐怖元素的叙事作品会受到儿童读者的喜爱?究竟恐怖叙事是否适宜进入儿童文学的叙事艺术队列?如果是,它该具有什么样的面貌?我们该如何看待它在儿童文学艺术谱系中的位置,如何判断相应作品的艺术高下?在儿童文学的艺术探讨中,这是一些很有必要、也很有意思的提问和思考。

        读书报:您一直在努力建构新的具有时代和个人学术思想特点的儿童文学知识体系,这是一套由怎样的理论体系搭建而成的新知识体系?

        方卫平:我的这部教程尝试结合自己多年的儿童文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来建立一个融基础理论、艺术知识和应用指导为一体的儿童文学教材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继承和吸收了传统儿童文学教材的某些基本体式,同时更多地融入了我个人的研究思考和教学心得。

        第一是基础理论部分,既关注基础性的儿童文学本体理论,也强调对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前沿的介绍。我所说的“理论前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理论前沿的接轨,二是与当下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发展现实的接轨。教程在阐述儿童文学的基本历史线索、基础概念范畴等的同时,还专门论述了关于儿童的本质论与建构论、后现代语境中的儿童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产业、儿童文学与伦理学等内容。在我看来,对于这些富于当下性和前沿性的理论及艺术话题的讨论和思考,能够使一部儿童文学教程真正跟上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现实步伐。

        第二是艺术知识部分,除了前面提到的艺术范畴专论外,在传统的文体论知识部分,也融入了更新的理论诠释。例如,传统的儿童文学教材知识体系在论及儿童小说时,往往从概念、分类及其人物、情节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展开解说。我在这本教程中又增加了关于儿童小说中普遍的成长主题的解读,以及关于近年受到儿童读者格外青睐的幻想小说和动物小说的专节介绍。其中,在成长主题一节,又专门辨析了成长主题的儿童小说与成长小说的区别。这些话题的探讨中包含了今天许多儿童文学教学者和学习者想要了解或有所困惑的问题,而在一般的教程中又难以得到释疑性的解答,甚至在许多研究文章中也多有混淆。

        此外,在艺术范畴专论部分,我也结合当下儿童文学的艺术现实和我个人近年的研究思考,解释了与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判断密切相关的若干艺术问题。比如幽默艺术一章,通过辨析幽默与滑稽的区别来讲解儿童文学幽默艺术的高下层次。在以伪幽默之名大行其道的搞笑式童书风行市场的现实下,我希望这样的辨析也能够帮助读者辨识儿童文学幽默美学的真伪。再如游戏艺术一章,在人们通常所认识的游戏娱乐之外,又特别指出了游戏精神的严肃性。我的意图是使教程在通俗的儿童文学基础知识讲解中,同样传递出深刻的儿童文学艺术思想。

        第三是应用指导部分,除一般的儿童文学教学理论阐说外,也通过针对优秀儿童文学教学课堂实例的细致分析,力求能够为儿童文学在儿童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提供贴近的参照对象和切实的参考价值。

        读书报:怎样的触动、缘由和积累,让您逐步形成了此套知识体系?

        方卫平:上述体系的形成是我由几十年儿童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逐渐积累的成果。1987年初夏,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次年春天,我开始给本科生讲授儿童文学概论课程。第一次授课的听众,是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85级两个班的同学们。受那个时代学术文化思潮的影响,当时整个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从学术观念到研究方法,从文学观点到理论话语……在为讲课做准备的日子里,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走出传统话语系统的束缚,努力建构新的具有时代和个人学术思想特点的儿童文学知识体系。

        于是,由中外儿童文学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切入,从“童年”作为儿童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到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心理及其建构,从儿童文学的艺术母题到儿童文学的韵律美学,从儿童文学的梦幻叙事到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从儿童文学的荒诞美学到儿童文学的神性与宗教文化气质……许多年来,儿童文学课堂,成了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儿童文学艺文之美,思考青春与人生的场所。渐渐地,我的这份讲稿也得到了充实和丰富。

        我发表的理论文字中,有些就是从讲稿中整理出来的,例如《童年: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儿童文学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位置》、《儿童文学研究的理论意义》等。一些年来,也有一些本科生、研究生同学建议我把讲稿整理出版。我自己也早有此念头。记得1994年10月,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去位于上海瑞金路上的陈伯吹先生府上拜访。除了奉上自己一年前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一书外,我还斗胆恭请伯吹先生为我拟写的教材题写书名。回到浙师大不久,我就收到了先生的来信和两幅珍贵的手书:当代儿童文学原理。这是我当时准备采用的教材书名。陈伯老在信中说,“书名题写了两幅,一为横式,一为竖式,以方便你选用”。如今,先生早已驾鹤西去,我的这本教材方才历经琢磨得以完成,回想起来,也十分感慨。

        我还想再讲一点写作背后的故事。记得1984年我刚读研究生时,就买来了商务印书馆上一年刚刚出版的由著名翻译家林方先生翻译、查普林与克拉威克合著的《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这部上下两册的心理学著作是美国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标准参考书之一,它完全颠覆、改造了本科时代的心理学教科书留给我的心理学知识图谱和印象。若干年前,为了给写作这部儿童文学教程做准备,我还买来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17版)等一些国外教科书研读。这类阅读对于我自己开阔眼界、下笔时做到心里有底,显然是十分有益的。

        读书报:您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理论家,为儿童文学学科构建与丰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您也从未抽离儿童文学的批评现场,对文本的细读,是您对理论工作强调的一个重点。这让您的理论建设扎实肯挈,富于建设性,从不凌空蹈虚。那么,作为中国儿童文学多年来的观察者和评荐者,您如何评价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面貌?您认为什么是值得肯定的,而问题又是什么?

        方卫平:我以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正处于一个空前有利的发展环境中,这“有利”性同时表现在兴盛的市场条件、自由的写作空间、开放的艺术环境等多个方面。受到童书市场发行数据的激励,近年来,儿童文学无疑已经成为当前出版领域的黄金资源之一,它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这一切推动着当代儿童文学的加速发展。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在持续扩大,不断有新的优秀而年轻的作家加入其中。同时,尽管儿童文学的创作生态由于受到市场杠杆的左右而容易被几种畅销类型所“同化”,综合来看,其艺术生态仍然不断有新的丰富和发展,对于童年生活的书写也越来越多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以若干畅销作品赢得市场的认可后,开始不满足这一畅销类型的写作以及相应的畅销作家的身份,而是自觉地思考和尝试着艺术上的自我突破与挑战,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追寻一种更恒久的儿童文学艺术品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创作姿态,而这种从容的姿态,多少也得益于繁荣的童书市场所提供的经济保障。

        如果要说问题,我认为当前的中国儿童文学写作者们面临的最大瓶颈,可能是如何培育更高的审美智慧和文化素养。我在《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原载《文艺争鸣》2012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转载)一文中就其中的文化素养问题有过具体的论述。文化素养实际上也是艺术素养的一部分,不过后者还涉及到更具体的艺术表现策略和艺术判断力的问题。有关这一艺术素养的最有说服力的展示和最有效的启蒙,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我在这部教程中之所以引入大量儿童文学佳作的艺术分析,也是希望将读者带向一种较高的儿童文学艺术视野和艺术判断力的起点。未来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就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中各类具体的艺术问题作一系统的研究,我相信,这样的研究一定会很有意思,也会很有意义。

        读书报:那么,在您看来,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与儿童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儿童文学批评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呢?

        方卫平:应该说,一种理想的文学理论既来自文学创作的现实,又可给予创作活动以有效的指引,并可在其针对特定作品的批评解读中使作品的阅读趣味得到充分的发掘,也使其审美层级得到清楚的揭示。不过,理论本身也有真伪、高下的区分。在儿童文学的话题上,我的理解是,唯有那些既真正贴近和关切儿童文学的艺术现实、又建立在开阔的人类思想和艺术视野基点上的理论,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儿童文学理论,借这一理论之烛的照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略儿童文学阅读的滋味,认识儿童文学创作的价值,以及辨清儿童文学艺术的方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