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三访哥廷根

    王宁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3月04日   03 版)

        坐落在德国法兰克福东边的小城哥廷根虽然在地图上并不起眼,但这里的哥廷根大学却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灿烂的辉煌。从这里走出过一个个其名字令人如雷贯耳的领袖级人物,同时也培养过一些大师级的学界翘楚:和拿破仑齐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曾是这里的法科学生,几年前卸任的总理施罗德也曾在这里就读,刚刚去世的前总统魏茨泽克也是在这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哥廷根校友中的社会名流和学术大师就更是举不胜举了,如金融巨头约翰·皮尔蒙特·摩根,西门子总裁克莱因费尔特,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于尔根·哈贝马斯、哲学家阿瑟·叔本华、诗人海因里希·海涅、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伊肯、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等,他们或在这里就读本科或攻读博士学位,为哥廷根的世界性声誉增添了重重的一笔。哥廷根大学十分重视校友的作用和影响,他们对校友的界定也十分宽松,凡是在哥廷根工作或任教过的人,不管时间长短都可以算作校友。确实,这其中的文化名人也举不胜举: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童话作家和语言学家格林兄弟等等。这些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但我1990年的第一次造访哥廷根竟然未能体会这一切。当时我从荷兰乌德勒支乘火车去那里,仅在哥廷根住了两天,除了在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作了一次演讲外,就是和我的同行图尔克教授讨论合作计划,几乎都没到街上去走一走。

        三年前,我受聘为哥廷根大学客座教授,在该校作了两个多月的访问讲学,认真地品味了这座小城的魅力,同时也品尝到了作为校友的荣耀。我在哥廷根讲学之余写了一篇题为《重访哥廷根》的散文,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7日3版)上。之后我接到不少同事和朋友们的来信,他们读了我的文章后不禁对哥廷根发生了兴趣,有的青年学生还问我如何申请去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也有些大学教师询问我能否推荐他们去那里访学。当然,也有读者来信说,读了我的文章后感到意犹未尽,尤其是对那些出自哥廷根的杰出校友的介绍略显简单。因此他们问我,何时你再访哥廷根?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又有了三访哥廷根的机缘。但这次去哥廷根,我并不带有演讲任务,而是专门去寻访那些我所钦佩或敬重的历史人物。在哥廷根大学汉语教师高婧婧博士的陪同下,我漫步在哥廷根的街头,感到格外的亲切。我突然想起,曾经在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俾斯麦不是在哥廷根读过书吗?他一定会留下一些遗迹。小高告诉我,俾斯麦的旧居就在这附近,于是我们拐个弯上了一条土路,我记得上次在哥廷根居住时曾多次在那里散步,好像并没有见到俾斯麦的旧居。待走到跟前时,我才发现,这里果然很不起眼,如果不仔细看门牌上的字很容易忽略这座小屋。

        在德国近代史上,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曾担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于他天生的高傲性格而与议会时常发生冲突,他主张用强硬的手段来压制不同的声音和弱小的民族。被人们称为“铁血宰相”。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铁血政策”,先后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了德国,1870年又打败法国,从而使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大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俾斯麦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是他进步的一方面。但他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外交上纵横捭阖,以强权暴政称雄欧洲多年,并且还参与镇压过巴黎公社。我想,这一切都可以在他的青年时代寻觅到足迹吧。

        离开俾斯麦的小屋,我不禁联想到另一位来自中国的历史巨人,他之于现代中国的功绩并不亚于俾斯麦,只是他毕生都在为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而战斗。他也曾驰骋沙场指挥千军万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就是在我们眼里十分憨厚大度的朱德元帅。他不也是哥廷根的校友吗?他的故居一定还保留着。于是我们又走了十分钟左右来到普朗克小街3号的一座老式住宅前,这就是朱德元帅当年留学哥廷根时居住过的地方。这是一幢红色的砖石结构建筑物,从外表看去,这所房子饱经沧桑,留下了历史的踪迹。在房子正面墙上,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上面用德文镌刻着:“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3—1924”。在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哥廷根市市长亲自登上梯子,为纪念牌揭幕,这一动人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惜我前两次造访哥廷根时都没有赶上这一机会。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楼内有关朱德的简单介绍和他的一些照片,甚至还有一些剪报。二楼左侧的两间屋子便是朱德的旧居。可惜,这里早已住进了新的访客,而且也不像俾斯麦小屋那样专门开放供人们参观。

        在许多中国人的眼里,或者说更多的是在电影或电视剧里,朱德的形象往往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他言语不多,但却处事大度,颇有长者风范。诚如他的老战友毛泽东所评价的那样:“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铁”。实际上,他出身并不贫穷,在旧军队里一路走来官至旅长,然而,朱德对这一切均不看重,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放弃了一切荣华富贵,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德国小城哥廷根求学。他在这里向德国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哥廷根人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虽然他在这里仅仅居住了一年多,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我记得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访问哥廷根时,邀请我的图尔克教授和罗志豪教授提到哥廷根与中国的关系时,首先就不无自豪地提到了朱德元帅。我在第二次访问哥廷根时,校长在会见我时又再一次提到朱德曾是这里的校友。我想,朱德与哥廷根的关系是多么深厚啊!

        走出朱德旧居,我一边漫步回到下榻的宾馆,一边想,此次的三访哥廷根虽然短暂,但却意义深远,它使我对历史人物的最后归宿有了新的认识:这两位历史人物堪称领袖级的人物,他们都是哥廷根的校友,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截然不同。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但又不同的足迹:俾斯麦为统一德国奋斗终身固然功不可没,但他的人格缺陷却使他不断地为后人所诟病,他的骄横狂暴也为后来的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所继承,使得德国在二战中遭到近乎毁灭的命运,他晚年终因与新登基的威廉二世皇帝意见不协调而隐退。朱德则宽厚待人,为新中国的建立奋斗了一生,进入晚年时,他深感到新中国的建设应该以文官治国理政为主,便主动退居二线,长期在基层进行调研,为一线的执政者提供决策咨询,这样他在走完九十年生活道路时便为自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想,历史对所有的人都是公正的,今天你也许可以名噪一时,但也许很快便为人忘却,而那些从不居功自傲、一生默默奉献的人终将得到历史的公正对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