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2月25日 星期三

    读王海光的《时过境未迁》

    雷雨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2月25日   10 版)
    《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王海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40.00元

        王海光先生《时过境未迁》的副标题是“中国当代史采薇”,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称作撷史篇、评史篇、治史篇。“撷史篇”是作者公开发表过的研究具体史事的6篇论文,“评史篇”是作者的5篇书评,而“治史篇”则是作者探讨当代史研究方法的5篇文章。

        “撷史篇”中的文章,篇篇可圈可点。《1957年整风鸣放中的民瘼舆情:来自民众生活感受的‘右派’言论》一文不仅仅着眼于社会上层的所谓“大右派”的言论,而是着眼于底层民众对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等的不满,丰富了我们对“反右”缘起的认识。《红卫兵运动事略》基本上厘清了红卫兵运动的来龙去脉,尤其对血统论、西纠、联动等问题,都有简明扼要、触及要害的论述。而最为令人惊心动魄的则是王海光对“文革”初期一份“传单”的解读和考辨(《一份反“文革”的传单——〈给全体共产党员的紧急呼吁〉的解读和考辨》)。真是难以置信,在举国上下陷入迷狂之中的时候,居然也有头脑清楚的高人志士对领袖人物的政治意图洞若观火一语中的,而这样的一份“传单”的作者,迄今无可考。王海光先生对这样的一篇《给全体共产党员的紧急呼吁》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对能够在1967年2月份的中国产生了这样一篇3800字的全面否定“文革”,而且对“文革”的意图、“文革”的实质、“文革”的危害有如此尖锐深刻认识的文章相当震惊和钦佩。要知道该文不是写于“九·一三”事件之后,不是在“文革”结束之后,而是在“文革”才刚刚爆发不到半年多的时候啊!据说,作者疑似一位二野高级将领的儿子,但此人已被处极刑。王海光把他所发现的这篇“紧急呼吁”全文附于文章之后,让我们重温这样的文字,临风想望感知一位肝胆之士的胆识兼具舍生忘死无所畏惧。

        王海光先生评点的5本书,包括了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林蕴晖先生的《国史札记事件篇》、张素华的《变局》,都是相当知名的文本,而《康生与“赵健民冤案”》、刘丽英的《往事回首》,则虽然多有耳闻,并没有认真看过。“内人党”也好,“赵健民冤案”也罢,当年曾经有满坑满谷的书陈列书店,而王海光先生作为一个学者进行认真解读,试图从省级的大案要案中辨析出它与中央的某种深度关联,是历史问题?是政见不同?是“文革”进行中的反目为仇?这样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地独立读书,才是明白人啊。刘丽英在当年的中纪委曾经是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其“文革”回忆,尤其是对当年谢富治担任公安部长之时,砸烂“公检法”的种种细部描述,尤有价值。

        《时过境未迁》的第三部分留待以后再细细拜读。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韩钢先生和瑞典人沈迈克先生为《时过境未迁》所作的两篇序言,当然还有王海光先生的前言和后记,都是切实平实有见地有温度的好文章,值得认真对待。

        恩牛怨李谁家事,白马清流异代悲。王海光先生一再说当代史研究还非常幼稚,但在这样的幼稚阶段的当代史领域,有这样一批清醒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者,值得为之喝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