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1月07日 星期三

    乡土文化保护刻不容缓

    赵乾海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1月07日   07 版)

        中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县(市)长论坛近日在山西平遥县举行。针对当前中国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所谓“旧城改造”和走样的“新农村建设”中,一批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遭到拆毁和破坏,地域文化特色加速消失等问题,与会代表呼吁:加强保护,刻不容缓。(2014年12月28日《太原晚报》)

        充满乡土气息的乡土文化,有着浓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开发农村旅游文化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乡土建筑只不过是众多乡土文化的一个门类。发轫于乡土的现代城市文化,从来都不能离开自己的“根”,如同安泰离不开大地母亲。然而,伴随城市文化的“西风烈”“东风破”,“土里土气”的乡土文化仿佛正在淡出社会文化的视野。眼下,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行为正在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乡土文化仍旧无法摆脱弱势文化的地位!不仅传统古村落建筑遭遇破坏,而且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甚至尚未引起人的关注或熟视无睹的乡土文化领域还有着许许多多。

        应当看到,眼下乡土文化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自闭状态。虽然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农村,但不少地方忽视乡土文化自身的意义及其对现代生活无形的影响。其实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也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坐标,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殿堂的“镇堂之宝”。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既要有“阳春白雪”,也应有“下里巴人”。中国历来就有“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的说法,正因为有了源自土风歌谣的“风”,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丰富多彩,才能够代代相传。因此,我们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是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或“旧城改造”,或“新农村建设”,或利用它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都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为人民放歌”,就应当呵护乡土文化的生命力,懂得并珍惜民族文化的“根”。切不可以其不实之名,行人为破坏、糟蹋之实!

        江苏省大丰市 赵乾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