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值得深入研究。当然,这也是一个具有很大难度的题目,它不仅仅是文学的题目,更是语言学的题目,语音学的题目。关于诗三百采用的语言为当时的白话文,这一说法不知道从何人开始提出此说,我想大约应该是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他是白话文学史的始作俑者。他在该作第二章《关于白话文学的背景》中说:“因为公孙弘的一篇奏章证明了古文在汉武帝时已死了,所以,我们记载白话文学的历史也就可以从这个时代讲起。其实,古代的文学如《诗经》里的许多民歌也都是当时的白话文学。”(P11页)同样,胡适并没有论证为何说诗三百中的许多作品为何是民歌,也没有论证为何是白话文学。而公孙弘的奏章更是断章取义,不能证明古文在汉武帝时候已经死了。
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简单说,文言文就是采用书面语来写成的文(包括文字、文章、文学等),白话文就是采用口语写成的文。诗三百时代的日常用语,由于没有直接的记载或是材料(包括录音等),所以,不能给予直接的证据。但仍然可以通过诸多问题的研究,给予一个历史的、理性的、逻辑关系的链条。
首先,让我们来提供一些标准,来作为区分两者的标志。
1、整齐和不整齐(此一条不是绝对的标准,而是相对的)。不整齐是白话口语的标志之一,采用整齐的句式来说话,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散文先天的就更为具有白话口语的特征。相对于散文的长短不齐的散句,诗三百从本质上来说,是具有整齐美的诗歌体裁。因此,诗三百并非当时的白话语。我们不能想象当时人口语说:“子惠我思,搴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这些诗句后来被很多政治外交场合被引用,似乎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日常用语,其实,这仅仅是一种诵的形式,是一种引用,而且局限于贵族之间来使用,放到贩夫走卒的民众之中,是不能使用的,换言之,它不是当时的口语,所谓口语,是不分阶级的,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
当然,这仅仅是就本质而言,就细节来说,相对于后来的近体诗的整齐美,诗三百具有不整齐美。但这仍然不能说明诗三百是当时的白话语。在诗三百内部,具有一个由不整齐到整齐的发展过程。风雅颂不仅仅是音乐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更有写作时间的不同。它的写作次序,大抵是颂(周颂全部)——大雅的前部分若干篇章——风。
周颂的最为开端的几章如《清庙》,还没有押韵,这是中国的第一首诗。没有押韵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诗歌的概念,还不懂得怎么写诗,只是将需要表达的内容写下来,然后配乐,祭祀祖先。当然它所采用的也不是白话语,而是文言文。
风的写作过程,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过程。但风诗已经日益成熟,更为具有整齐的四言诗体,更为具有远离散文的性质。风诗当然也不是当时的白话口语。
2、是否采用“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进入到文中或是诗中。古人不是用“之乎者也”等文言助词来日常说话的。还有“的、地、得、着、了、过”等,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只能说,这些虚词的使用,是融入白话成分入诗。文言文散文是不用这些虚词的,这些虚词是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到通俗化运动之后入诗的。而用“么、吗、什么、怎么”来取代“之乎者也”,在诗中则是更晚的事情,当然,在小说体裁之中,宋元时期已经有了白话小说。宋代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近世文化范畴,由宋代到五四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3、语序的自然语序还是非自然语序。口语中我们很少见到非自然语序,譬如倒置、倒装,诗三百中大量的倒装。譬如前文所说的“我思”,实际上为“思我”。.
4、是否有韵律甚至是格律。这一条标准较为复杂,但可以研究和讨论。近体诗和词(近体诗的直接结果),是最为讲究格律的,因此,也就不是口语的,后来逐渐有白话语入词,如李清照“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但也仅仅是将个别白话语词锤炼入词,也就是白话语词的文言化表达。因此,格律诗和词这两种体裁,都与民间无关,因为,文言文天生的就是贵族文化的产物,是与民间无关的一种文化。(具有宫廷文化——贵族文化——士大夫文化的内部演化历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话诗只能说是采用白话入诗,而不能说白话诗本身是白话。当然,白话诗由于以白话入诗,也就将诗的范畴扩大了,口语化了。因为白话诗也有很多可以不采用韵律,不押韵,也没有节奏,譬如“网”,仅仅一个字,它本身当然是白话。这些都属于白话诗的异化现象,变种现象。它们已经成为具有诗与非诗的两种属性了。
5、关于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此一条并非白话语和文言语体的区别标准,仅仅是较为接近某种语体的标志):口语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混合使用,是以双音节词为主体的语言。汉语一字一音,又因为一音多意,因此,必须组合成为双音节词,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组合,才能在口语说话的瞬间给予清晰的表达。文言文更多使用单音节词,如《诗经》:“今我不乐,岁月其除。”比较《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再陈。”双音节词的大量使用,并非是否为文言文的标志,但却可以证明,诗三百比之汉魏五言诗,更为具有文言文的特点。
其次,仅仅树立上述的几个标准还不够,(两者的区别还有很多,只要将它尝试放到口语中看看是否没文化的人能听懂,就可以知道其是否为白话)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文言文为何要产生,中国的古典的诗歌散文为何要用文言文而非白话文?为何文言文几乎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深入研究,才能确认诗三百为文言而非白话。
中国的早期文(包括诗歌散文等文学的与非文学的一切文字),均为文言文而非白话文,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可能就是宋代白话小说。唐宋之前的一切文字,都是文言文。诗三百、汉魏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都是文言文。胡适为了证明白话文学史,将这些都说成是白话文学,这是他的创造,并没有提出实证。诗歌中可以有明白易懂的风格,譬如孟浩然、李白诗中都有这样的作品,这是中国诗歌由古典要走出古典的先声(参见拙著《走出古典》,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由古典文化向近世文化转型的先声和孕育,十月怀胎不能等于一朝分娩。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选择文言文,是由两大基本因素决定的。
1、是由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和传播媒介决定的。
A、汉语文字的创造,汉语文字的创造初始是甲骨文。甲骨的坚硬难以刻写,决定了中国早期文字的精炼简洁。中国最早的书是《尚书》,《尚书》的出现,标志了由甲骨文时代向竹简文字的转型。甲骨不能成书,成书只能是竹简。竹简书写媒介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变革,带来了由此前简单应用文字的记录向表达较为复杂思想的文的革命。竹简仍然难以刻写,于是,精炼简洁的文言语体继续被采用。到了东汉时代造纸技术出现,中国的书写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第二次大的革命,但文言文仍然被采用为唯一的文字书写语体,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B、是由中国前期的礼乐制度和贵族体制决定的。
中国在周代建立之后,特别是周公摄政的时代,开始实现了礼乐制度的国家化。礼乐制度是早期儒家哲学在国家政治的结果和体现,人说儒家是孔子的创造,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只是对此前渐次形成的儒家哲学的整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周公以来儒家思想的总结和阐述。
《尚书》就是儒家政治的历史记录,诗三百则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是礼乐制度中的歌诗。一方面竹简可写的难度所要求的精炼,另一方面礼乐制度祭祀祖先所要求的典雅庄重,决定了诗三百的文言文语体。
风诗中的大部分作品,是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产物,为何仍然要使用文言而非白话?这在前两个因素基础之上.,就有了另外若干因素:
首先是配乐性。中国古代的声乐歌唱,由于汉语的表意性文字特点,决定了声乐歌唱的一字一音。音乐是诗歌的摇篮,音乐的韵律节奏决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人每次歌唱换气呼吸的有限,决定了歌词的长度的有限,从而决定了古代歌诗每句之内语词的精炼性。这也是诗三百由杂言而定型为四言诗的根本原因。汉魏之后,渐次定型为五言诗。到唐宋时代,才定型为七言、到唐末五代时候才有了九言句式,这些都反映了声乐歌唱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
其次,文言文的精炼性,先天地具有优越于白话语体特性。文言文先天具有走向含蓄性、意象性的审美潜质,到了风诗写作的时代,文言文语体的写作,已经具有了较长时间的写作基础,而白话语体刻写的难度、礼仪制度的制约,却从来没有过书写的经验。因此,风诗采用文言而非白话,就成为了当时必然的选择。
其三、中国的文字创造,从汉字的创造到文字、文章、诗歌的创制,都是王室政治文化的产物,甲骨文最早的文字由占卜者刻写,占卜者是中国历史最早的史官,在对占卜结果的刻写记录中,逐渐创造了汉字,占卜者之后,多数由王直接刻写。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时候,文章、散文、诗歌才首次出现,当时的摄政者周公和随后的成王,是这些作品的直接写作者。
周公之后,召公等重臣是直接的参与者和写作者。一直到后来,诗经中出现有名姓的作者,如尹吉甫、许穆夫人等,无不在当时宫廷的高层。因此,司马迁记载了有关诗三百的作者身份为:诗三百,皆圣贤之所为作也。圣贤者,帝王也,将相也,知识精英也,民间贩夫走卒,何以称之为圣贤?关于诗三百皆为贵族作品,需要一本书的篇幅来证明,可以另论。这个因素也决定了诗三百的文言语体性质。
或云,到了魏晋六朝唐宋时代,以上的许多因素都已经有所变化,为何仍然使用文言而非白话?其中的一些原因和刚刚所说的原因是相似的,也有一些原因是新的因素造成的:
汉魏六朝,世家贵族制度渐次兴起,世家垄断政治、教育、文化,当然也要垄断一切书写的文体。因此,骈体文兴起。骈体文兴起,虽然是中国文学自身运动的产物,但更为本质的原因,是世家贵族对于政治垄断的需要。由于骈体更为远离白话,更为难于创制,只有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人才有可能掌握这种文体,而一切政治文书、历史记载、诗歌表达,都需要这种文言文,于是,贵族通过了对这种特殊文体的掌控,成功地实现了对当时政治权利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