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赵丽宏回答了什么

    钱午骏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12日   19 版)
    《赵丽宏文学作品》(18卷),赵丽宏著,现代出版社2014年8月,748.40元

        渔火微弱,夜色深沉。作家的文字,刻上桅杆,驶向彼岸;思想的光亮,烙印封底,合卷之时,一切意象,永远地驻守我的心海。

        四十多年来,身为散文家和诗人的赵丽宏,创作了无数平实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内容涵盖成长经历、舐犊亲情、知青岁月、守望上海、游历山川、艺术品鉴和文学道路、诗歌抒怀等诸多方面。这套《赵丽宏文学作品》收录了其间绝大部分篇章,并以所录文章主题之不同划分为十八卷。

        情系故土,思映时代。读赵丽宏近期的作品,冲淡平和、清新典雅的文风扑面而来。历史人文、自然山川,是赵丽宏审视世界的两个维度。扎根故土,从历史的细节追寻人文足迹,访求文化的魅力和尘封的往昔记忆,是为赵丽宏所热爱。卷卷文集中,沉静却暗涌激情的故事吸引着我的目光。作家表现历史厚重感,从来不用“洪范九畴”式的空洞文字,只借羊毫小笔似的娓娓叙述,生动清新不乏思索。

        另一方面,赵丽宏还关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黄浦江,作家不只一次亲身畅游;苏州河,更寄托了作家无限的祈望。对这两条上海母亲河的历史,作家甚至做了详尽的考证。对苏州河所受的严重污染,作家曾经绝望地哀叹:“把我填没吧,把我填没/我不愿意用甩不脱的污浊/破坏上海的容颜”。当科学有效的治理为苏州河恢复清澈时,赵丽宏感慨:“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民生环境的散文,是赵丽宏四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重要的一笔。

        求索艺术,诉诸文字。以求真为至美,是赵丽宏的艺术理想。在最困顿的年代,他以诗歌为舢板,渡急流险滩。1970年冬夜,作家与孤独为伴,生命的意义,似乎只寄托于昏暗油灯下的断念,可理想却不容他真的迷惘:一首《火光》,道尽知识青年所背负的苦难,更彰显了青年赵丽宏不屈的文学信念:以“火光”为题,必然是希望后来者回望峥嵘岁月时,目之所及仍有他文字的光亮。

        文学理想需要文字功底的支撑。重视古典文化修养,关注意境气氛的营造,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根本。赵丽宏的散文中,文气脉络如飞鸟一针引线,将情绪思索串珠而藏。且看赵丽宏笔下的杜甫,有“好雨知时节”的欢喜心、“蓬门为君开”的好客意;有“肠断江城雁”的家国恨、“凉风动万里”的思乡情;有伫立诸葛祠堂的英雄气,更有“大庇寒士”的天下情怀。赵丽宏在品味古典诗词的情思与韵味之时,也向读者回答了何谓文字的“古意”与“灵性”。

        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赵丽宏不忘“本心”的抒发。每每情怀激荡时刻,作家的文字更显率直澎湃。散文《日月金字塔》所呈现,是神话悲鸣之风,崇高壮丽之廓。作家身处异域,见古城日坠,闻乌鹊唳鸣,神思恍然回到沧桑的故土,用实际行动和率直文字,告诉读者他“知行合一”的一贯坚持。

        赵丽宏博览群书。《太阳之舟》《梦幻山林》《鸣蝉如鼓》《“真”的追寻》都是赵丽宏读书思考的结晶。在《美丽的孤寂——读茨威格散文》中,他谈及托尔斯泰之墓,发人深省。在《品文札记》里,泰戈尔的荒幻深邃,左拉的爱憎分明,伊凡什凯维奇的和煦天真,纪伯伦的悖论哲思——都是赵丽宏最珍爱的精神食粮。从青年到中年,赵丽宏如同行走在故纸荒漠中的使徒,带领读者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绿洲。他曾以文学艺术向荒诞的世界不屈发问,现在,也耐心地以文学艺术为自己所行走的人生道路作答。

        反思历史,真诚为灯。历史的回答,往往振聋发聩;文学的回答,更能温暖人心。读赵丽宏笔下的人与物,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这杆以写人写物来引出深思的妙笔,无法不让人铭记。

        我无法忘却,赵丽宏笔下永远的守灯人:那个初见时只觉丑陋的老人,那个每每打扰“我”看江的老人,那个不知趣的不断跟踪“我”的老人——而老人这样关注作家的原因,只是担心年轻人因一时困惑无法释怀,贸然投水。当作家第一次走进破旧的灯塔,要拜访老人时,竟得知老人已经逝世。来不及送上的谢意,尚未解开的尴尬,无法致歉的误会,在怅然的作家心间,化为几行诗句:

        “……你的灯亮着,/在茫茫夜海上,/我永远看得见你温暖的光芒……”

        作家饱含深情的哀悼,回应了守灯老人的善良;作家不屈的笔触所回答的,是对荒唐年代的拒斥。

        我无法忘却,氿畔的韦木匠和小孟,还有给作家盛糥米丸子的师母。无法忘记单纯的青妹、善良的秀羽以及那看似遥不可及的远山。当他下定决心,要暂离氿畔去登顶不知名的远山时,那种决绝的理想主义,那种不屈服于现实的强烈意志,催人泪下。作家的温情和决绝,看似矛盾却又和谐地深藏于文字间,一字一句回答着历史的真实。

        我无法忘却,赵丽宏在《与死神搏斗》中描述的往事。作家逆水游泳,在生命危急之刻,并无怨艾,而是奋起搏斗,挣脱死神魔爪,捍卫尊严。人生跌倒之处,就是站起的地方。在人生旅途中,赵丽宏是一个顽强的拼搏者。在文字世界里,赵丽宏笔耕不辍,不断地奉献给读者自己真实恳切的回答。

        这些看似繁多,实则扎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回答”,印证了赵丽宏文学作品的价值。作家赵丽宏,以他奋斗不息的人生,静谧深刻的情怀,清平健朗的笔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圆融智性、坚守真诚的文学世界。感悟赵丽宏,聆听赵丽宏笔下的回答,也是沉思我们自己的生命与追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