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编辑

    编辑:商人,还是学者?

    李景端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7月02日   06 版)

        自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去年8月20日批给《中国出版史研究》正式刊号以来,人们都很关注出版界这本期刊。近日一些老出版人与中华书局老总聚会时获悉,该刊编辑部已经成立,出版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计划年内先出试刊,明年初正式出刊。顾青总编介绍了刊物的定位及办刊设想,听了颇受启发。大家觉得,传承出版史,就要弘扬优秀编辑史,让后人铭记维护编辑身份的可贵。这个话题引发了对编辑身份的回溯与思考。

        经历十年浩劫对文化的摧残,有一段时间,不少人并不理解更不尊重编辑,认为那不过是“剪刀加糨糊”、“改改错别字”的“雕虫小技”。在实施专业人员技术职称时,给编辑定职称,就曾经遇到不小的阻力。有人说,“别的行业都有大师,你们编辑有什么大师”。好在中央高瞻远瞩,充分肯定编辑的贡献,不仅坚持设置了编辑职称系列,还通过设立韬奋出版奖,以及多项优秀出版人物的评奖,提高了编辑的声望,促进了社会对编辑身份的认同与尊敬。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出版行业的转企改制,编辑在出版流程中的作用与角色也出现一些变化。对传统编辑身份的评价及认同,似乎又产生了新的解读。直白地说,在当前,有文化的学者型编辑,与会赚钱的“准商人”编辑,哪一种更受人认同?

        所谓“准商人”编辑,是我起的名,是泛指出版界部分存在的某种思潮。例如:抬高和重奖策划编辑,轻视文案编辑;尊崇渠道为王,否定内容为王;强调营销一票否决,漠视选题文化价值。有些会公关、能挖到名人选题的编辑,只需签完合同,把书稿让校对去校差错,一年竟能发稿几千万字。这样的编辑,高创收多提成,处处吃得开,无异“准商人”;而埋头查据考证、潜心提炼书稿的编辑,却因出活慢,创收少,只好坐冷板凳。现在还出现一种观点:夸大专业化的好处,主张出版社只需要几名擅长交际的选题策划编辑,具体编辑事务都分离出去,交给社会相应的机构去办,也就是把编辑工作的学术性事务化了。在他们看来,好像今后只需要出版经纪人,而不需要有学问的编辑了。

        上述种种,有的可能是出版变革中的新事物,是否可行,尚有待时间与实践检验;有的则是认识上的片面性。但它们似乎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忽视或者淡化了编辑固有的学术身份。如果说,以前有人不赞成对编辑行业评定技术职称,那是外界对编辑身份的误解;那么,如今出现对编辑身份的变轨看法,则是出版界某些人自身认知的变化。恕我直言,编辑应该姓“文”,而非姓“钱”,至少应该“文”居前,“钱”居后,而绝不能相反。那天聚会上,多位出版人列举出许多编辑名家的敬业事迹,有力论证了编辑的学术身份。

        《林海雪原》的原稿只是一部“荡匪记”的粗糙素材,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龙世辉慧眼识珠,专程把作者曲波请来北京,历时3个多月,帮他重新调整结构,强化故事情节,并设计出护士“小白鸽”白茹这个人物,增添了小说爱情的元素,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水平与可读性。还有《青春之歌》、《芙蓉镇》等多本著名小说,都是经过龙世辉精心修改、充实内容之后才获得成功的。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都清楚,没有龙世辉的编辑加工,就不会有《林海雪原》那一批名著的辉煌。

        可以载入出版史册的老编辑周振甫的学术素养,已成为编辑身份的一个公认典范。他在承担钱锺书名著《管锥编》、《谈艺录》的编辑中,细心考证,提出了千余条意见,所提很有见地的疑问,深受钱锺书的肯定。钱在《管锥编》序中说:“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小叩辄发大鸣,实归不负虚往,良朋嘉惠,并志简端。”在《谈艺录》初版序及修订版引言中又说:“周振甫、华元龙二君于失字破体,细心雠正;周君并为标立目次,以便翻检,底下短书,重劳心力,尤所感愧。”如今《〈管锥编〉审读意见及钱锺书先生批注》一文,已作为重要出版史料发表。钱、周二人如此学术切磋,相得益彰,更成为学界及出版史上一桩佳话。

        还举一位。《全宋词》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个初印本,但内容错漏很多。经唐圭璋与编辑王仲闻合作,校对原书,增补遗词,删去谬误,重排目次,改分卷册,历时6年全面审读加工,到60年代出版了面目一新的修订本。王仲闻为此写出了约10万字的编辑加工记录《全宋词审稿笔记》,此书作为编辑的学术成果,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而这些,如果没有充实的学术功底,是绝不可能完成的。

        再去看看近些年获得韬奋出版奖和优秀出版人物奖的编辑事迹,都表明上述这些编辑的身上,无不留下浓厚的文化烙印。当编辑,要懂学问,做学问,传播学问,坚守学问,这才是根本。现在提倡编辑了解市场,关心经营,这也属于编辑工作中众多项目之一,需要加以关注,但绝非首要,更不能把它当作惟一。

        议论完编辑,又谈到总编辑。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对中华书局的徐俊与顾青说,商务、中华这些出版老字号,是我国出版界乃至文化界的神圣殿堂,能在那里当编辑,都视为有学问的人,特别是当总编辑,那更受人尊敬,可谓是一生的荣幸。我有点感慨说,可惜现在有些总编辑成了小官员,成天忙于事务,根本没时间看书稿。桂晓风接着说,身为总编辑,至少必须做到这样3条:一是本社出版选题的总设计人;二是本社图书质量的总责任人;三是本社编辑的总带头人。大家赞同这个看法,尤其强调当社长和总编辑,一定要脚踏实地做文化,不可凭官场习气搞出版。这时不知是谁提出了对联的上联:“为官不靠三板斧”,又有一位附上了下联:“出水才见两腿泥”。那横批呢?只见桂晓风脱口而出:就叫“文化不朽”吧。

        众人皆笑。一次短暂的出版人聚会,大概也称得上是关于维护编辑身份的论坛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