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21日 星期三

    患难见真情

    ——追记两种王瑶图书的刊行

    陈平原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21日   03 版)

        在太原召开的“纪念王遥先生诞辰百年暨学术研讨会”(5月9日)上,我第一个发言,特别感谢1990年推出《王瑶先生纪念集》的天津人民出版社和1995年刊行《王瑶文集》的北岳文艺出版社。会场上,见到了依旧风风火火的董大中先生,马上想起当初在镜春园王先生家中商谈出版《王瑶文集》的往事,赶快上前致谢。

        回京后几天,读谢泳发表在《中华读书报》(5月14日)上的《<王瑶文集>出版旧事一则》,提及原山西作协《批评家》主编董大中如何为《王瑶文集》的出版四处奔走,寻找经费,很是让我感动。只是文中称“董先生编好《王瑶文集》后”如何如何,不太准确。这套七卷本大书的《出版说明》写着,编辑小组由孙玉石等十六人组成,陈平原编第一卷,钱理群编第二卷,温儒敏编第三卷,吴福辉编第四卷,钱理群编第五卷,王得后编第六卷,最吃重的第七卷由钱理群、王得后、樊骏合编。此“说明”也提到,《王瑶文集》的编辑出版,除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中文系,还得到了“山西晋中行政公署有关领导和同志的鼎力支持”——这“同志”应该就是董大中,至于“领导”云云,读谢文方才晓得是原山西晋中行署专员孙庚午先生。弟子为老师编文集,那是天经地义,没什么好说的;倒是董先生、孙先生为出版乡贤著作“两肋插刀”,让我铭感在心。

        说到王先生去世8个月后推出的《王瑶先生纪念集》,必须感谢两位幕后英雄。该书的《编后记》称:“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沈阳市电视台广告部为促成此书的出版慨然给予热情赞助”,那是因为,北大中文系毕业生、原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时任沈阳市副市长的张毓茂为此书的出版筹措经费。此书的编辑小组成员包括孙玉石、杨犁、樊骏、李福田、王得后、钱理群、吴福辉、陈平原等,杨乃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孙、樊等为王先生弟子,值得特别留意的是李福田先生,他才是此书得以问世的主要推手。

        李福田先生乃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在上世纪80年代促成了很多现代文学研究著作的刊行,在学界口碑很好。他不是社领导,但有学识,很仗义,《王瑶先生纪念集》之所以能迅速推出,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敢作敢为。今天看来没什么,可在那个特殊年代,刊行这册“百感交集”的图书,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都说编辑这一行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很容易被日后成为名家的作者的光芒所淹没;但好编辑的“雪中送炭”,也可能让作者感念一辈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