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一张借书证

    旗王(江苏省)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14日   14 版)
    中华读书报征文投稿信箱:dushubaozw@sina.co田

        我对书的热爱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当我上了两年小学后,认识了一些字,小人书已经没法满足我,我央求父亲给我办一张借书证,想去市图书馆借书看。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过那里,图书馆里那么多的藏书让我着迷不已。

        父亲满足了我的要求,托熟人给我办了张借书证,那时我刚刚十岁,成了这个图书馆里最小的一位读者。这是我在小伙伴中颇为得意的一件事,从此以后我的书包里常常装了他们所羡慕的各种书籍,我甚至可以炫耀地向他们说出书中故事的大概情节。那时候同学们都认为我在他们中间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我非常珍爱这张借书证,一直很小心地保管着它。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爷,和他熟悉了以后,每次借书的时候,我已经不用再出示借书证了。他很喜欢我,可是他不明白我小小年纪如何能看得懂那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我说虽然是囫囵吞枣,而且还有很多字不认识,可我能读懂书中的大意,他相信了我的话,并且破例让我进入内部藏书处自由选择,这样我就有了更多读到好书的机会。

        在书的海洋里,我了解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历史,知道了从甲骨文到白话文的漫长文字历程。我深深地沉浸到文学大师们迷人的文字之中去,我用自己能够支配的几乎所有的时间来读他们的书籍,最后甚至上课时不听讲也在偷偷地读他们的小说。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很快注意上了我,有一次终于在课堂上当众没收了我正读着的书和心爱的借书证。那一天我哭得非常伤心,老师为此和我作了一次长谈,他告诉我读书是件好事,但不能影响学习,作为一个学生,首先要搞好自己的学习,然后才能进行课外广泛的阅读,不然就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几天后老师还给我书和借书证,但向我提出一个要求,必须写出一篇读后感。我知道这是老师在对我的读书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时我刚读了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就以保尔为榜样写了一篇读后感,没想到老师第二天就在班上的作文课上给大家朗读了我这篇读后感,还大加赞赏了一番。从此我便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偷偷读小说,而是在课后读书的同时开始一篇篇的写我的读后感,写我的日记。很快我的作文就在班上名列前茅,每每听到老师在讲台上大声朗读我写的作文,看到校报上刊登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我的文字,心里那个美啊。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高考前夕。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保存着这张珍贵的借书证,读书的习惯也始终没有改变。有书的日子我心花怒放,没书的时候我六神无主,好书伴着我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三十多年来,我已经在省市级以上的报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近百万文字,这就是读书给我带来的成绩。“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在读书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好书让人感慨,让人思考,让人奋进,更会让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坐标,勇往直前。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并不赞同这样太看重名利的读书观点,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是每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所应该做的。不容置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任何时候这一点都不会变,世界上有那么多爱好读书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