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雄强浑朴的岁月回响

    向欧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07日   12 版)
    延安鲁艺的一天(油画)陈树东

        陈树东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学习油画并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在军旅油画家乃至中国油画家中,他是难能可贵地投入大气力画大型创作的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使他不仅有机会研究和借鉴油画的传统经典,更是直接吸收到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经验和人格魅力。同时,作为有着30多年军旅生活的艺术家,如何在身处中国面向世界广泛借鉴的时代条件之中,把职业责任和学术目标、文化理想统一起来,始终是他深埋心中的愿望和始终不懈的追求。他在现实主义油画风格的基础之上力求变化,吸收了西方现代表现性绘画的优长,在借鉴、研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真实的蜕变和扎实的推进,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范迪安先生认为,“他的作品重在整体、取势雄强,色调沉郁、色泽浓烈,在以黑为主的基调上,布就灿烂的光影,特别以反复揉擦咬合的色层与恣意书写的用笔,形成厚重的油画质地。”詹建俊先生在接受访谈时指出,“陈树东在主题性绘画表现上,他的艺术取向是比较突出的,结合了特定的主题,鲜明的艺术个性表达与众不同。”认为“他的画场面比较宏大,他不去具体细致地描写,而强调总体的氛围与艺术手法的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有艺术家提供给观者的想象空间。”近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重神韵、重精神的中国写意绘画体系对他艺术创作的影响,也由此拉开了与流行的战争历史画创作的距离。

        近年来,陈树东努力表现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人民军队的光辉业绩,创作出了一批有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的作品。连续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等全国性重大学术奖项20余次,并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先后有六十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撰文指出:“陈树东的画作向我们释放出明确的信息,他是当代自觉地追求油画中国风、并已在表现性语言上取得杰出成绩的一位艺术家。”

        5月6日,由中国美术馆、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和武警美术书法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岁月回响——陈树东油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的题目为“岁月回响”,不但真实地记录了陈树东在中国社会变革和新的文化条件下探索、研究与创造的坚实足迹,而且也体现了他努力为大时代写照的情怀。展览分为三个篇章:“壮怀激烈”汇集了他表现革命和军事题材大型创作;“伟人足迹”则是他多年来在革命“圣地”体味历史的心灵对话;“踏访山川”是画家行走自然中“直接即时”的感受的表达。三个篇章各具风格又内涵呼应,无论是皇皇巨制还是会心小品,其在艺术的表现主题上既是宽阔的、多维度的,又是有机的、整体的,色彩、笔触、肌理三种语汇交织成视觉的混响,富有时代精神。尤其是他以“群像塑造”为特征的独特体格创作的表现宏大战争场面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关山阵阵苍》《雨后复斜阳》,表现军民欢庆胜利的《入城式》《晴朗的天空》,表现南泥湾艰苦岁月的《开垦》,表现全民抗战的《送儿郎打东洋》和表现军队抗洪抢险的《脊梁》……再现了多组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在当代中国油画缤纷的世界里,陈树东的艺术成果无疑是一道充满个性的风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