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社会苦力的艺术人生

    周康尧(贵州省)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07日   14 版)

        1965年,我小学毕业,虽是“三好生”,因“家庭政审”过不了关,被正规中学“不予录取”,只好到一座破庙里新办的半农半读中学就读,在这间所谓的中学里就读不到两年,在“上山下乡”指示下回乡务农。

        我不因时乖命蹇而放弃读书,是家父一再以“玉不琢,不成器”来说修身,让我明白读书就是“琢”我“成器”。因此,不啻是《牛虻》《人间》《我的大学》等等励志书再读,制订自学课程表的同时,在家父面前发誓:永不弃书!这,就是十七岁的我向命运之神发出的挑战。

        人民公社时期的务农,干活与牛马无异,饭食似猪食,但油水远不如现在的猪食。也就在这样日子里,在课外阅读中,从西哲那里明白“自由,富有,幸福”既是人的本能所欲也就是人的正当追求。因之撂开孔老夫子的“君子固穷”,认同太史公的“从贫求富,农不如工”。由于这些理念支撑,回乡第二年遇“三线建设”在农村招一年期临时工而如愿。公社给生产队一个名额,论说没我的份,因带半义务性质,队里的人都说这是吃自家的饭去干别人的活,所以没人去,我不计较一时得失,报名即被招去。这时,髙一的语文、数学和物理我已学完。

        在工程队里,我因“敬业乐群”,躬行“未行学艺先学礼”,以致做小工不两个月即转为学徒工,做学徒工两周后,我由“百家子弟”(没有指定师傅带的学徒工)成为“粉水王”的徒弟,这就有如听用干部成为培养中的领导干部。这样一来,加班多,加班工资及相应补贴使我有点收入拿回家。同人说我运气好,我总认为是这几年刻苦自学的结果。我师傅暗中选徒时,不单看我们在这两个星期里的敬业行为,还考识图能力以及对操作规程的表述,这考核,师父是在同劳作之下貌似不经意的刻意提问,无中学学历,敬业不作为,是断难对应的。就是“敬业乐群”及“未行学艺先学礼”,也是之前得孟子等圣贤教诲,家父引导有方。

        虽说人民公社的社员管制有似劳改农场的管制,但我艺成归来,可作生产队的副业人员,交纳一定的钱就可在外打工。

        我出外打工,肩上所挑是行李一头书一头,同人所以老笑我闹“假斯文”,我不在乎,我行我素。让我没想到的,就因是工地上有名的迂夫子技师,才成为设计师唯一做设计交待和技术交流的人,继而和设计师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两年后,因设计师的推荐,我被建设单位借去做技术监理。这有似蓝领华丽转身白领,同人即由取笑转向恭维。我要说的是,出色的敬业加专业才是转身的关键,若无出色的真本领,建设单位是断然不借用的。

        我在外打工就凭着扎实专业知识和髙效的管理能力,其收入一直保持在助工和工程师之间,我们一家也从猪狗生活转向人过的日子。

        上述,可谓最直观的知识改变命运。而我感到自豪的,还在知识改变我的生存价值。这是我二十岁时许下宏愿:假以时日,得写几部小说来彰显人性的美丑。创造文化,自是期许留下一点人生痕迹。

        为实现这个宏愿,我的读书目录因之扩大到自修课和技术丛书之外,读书环境因之成为每到一个工地特定要求,这就是不管房间好坏,厕所侧边、废弃窝棚都无所谓,只要独立清静。读书时间更是不近人情,在工友间形成铁的规矩:找我谈事最好在晚上八点前,之后打扰我必然自讨没趣。十年间孜孜不倦地读书和伏案练习,更在“我的理念”下从社会形态深入到社会心态去解剖人性,长篇小说《人之途 ·情之囧》(亦名《饥俄和爱》)就这样孕育。

        记得作家出版社的编审王征先生打电话给我,说拙著终审通过。其时,谢了王先生斧正良苦,便在先父的遗像前垂立良久,欲对这位价值人生的引路人说点什么,一想到知子莫如父,也就什么也没说,唯一须做的,是向先父深深躹了一躬。但到书房里,面对一排排当年随我走南闯北的书籍时,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心里话随之道出:“幸蒙诸君不弃,才有我这个社会苦力的艺术人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