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中包括影响他们一生幸福的健康卫生习惯。而百年以来的中小学教科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教化文本载体,在普及健康卫生知识、确立健康观念和养成民众健康习惯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末受西方的影响已经开始文明生活方式启蒙,但我国民众的健康卫生观念总体上仍极为淡薄。最早介绍健康卫生知识的是一些沿海城市教会学校的“卫生”和“体操”等西学教科书。例如,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益智书会引进了一批卫生类教科书,如《孩童卫生编》、《幼童卫生编》、《初学卫生编》等,还出版了学校体育教材《幼学操身》。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一些留日人士编译了大量与健康生活有关的教科书。在作为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开始的标志性文件———《奏定中学堂章程》中规定:“体操”为各学堂常开设的课程之一,其中就涉及一些健康生活的内容。当时还未单独开设“卫生”课,其相关内容大多包含在小学的“格致”及中学的“博物”中。除此之外,与健康相关的内容也出现在《国文》、《修身》等教科书中,但都没有系统地讲述。
在清末那个特殊年代,教科书多将个人身体的重要性上升到国家兴亡、种族盛衰层面,身体的存在不再是个人意义上的概念,它成为国家富强的基础。例如,1902年由上海文明书局编写的《普通新智识读本》,在“论中国急宜讲卫生学”一课中描述:西国自讲卫生之学,人寿中数大于往日。中国不编户口,生死之数无从稽核。设一考之,有不骇然色变者乎,且即不死,而其存者,半皆面目黄瘦,形容枯槁,为学必不能深造,临阵必不能力战,何以立于万国竞争之世乎。然则强民之道,安得不以卫生为急务哉。还有教科书认为,“卫生乃是强种之本”。另外,教科书对违反身体自然发育的“缠足”给予强烈的批判,还有“论鸦片之毒”等,都是从思想上对民众进行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教材中卫生的涵盖范围既包括个人清洁等方面,也包含了以改善公共环境和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能力为主的公共卫生观念,还有卫生行政法规等内容。但这个时期的教材大多是将国外的书籍翻译出版而来的,而且多数来自日本,很少结合中国自己的实际情况。
中华民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家经济依然凋敝,公共卫生条件改观甚微,国民的健康卫生意识淡薄,甚至不具备基本卫生习惯。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乡村“多半是芜秽不治的”,一些城市也“没有所谓公共卫生”。正如1931年出版的《初中卫生学》中描述:“公众集合场所,咳嗽吐痰之声,不绝于耳;街道市面,垃圾成堆,便溺满地;家庭住屋,灰尘狼藉,污秽不堪”。通过学校教育,使国人从小就能培养基本日常生活卫生和公共的卫生习惯,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项必要任务。民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正式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即要求小学校学生掌握“人身生理卫生之大要”,关于健康的内容多见于“常识”“自然”“博物”“理科”等小学教科书及“体育”“生物学”“生理卫生学”等中学教科书中。
1912年—1927年,卫生课程正式出现在国家中小学课程中。例如,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要求中小学校开设卫生课,其中的卫生科部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日常生活卫生和公共卫生方面的要求,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了解人体器官、疾病预防等。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小学校的卫生教育课程得到很大发展。1929年,小学课程中的卫生教育相关内容并入自然科目中,1932年又重新单列为一门课程,之后这门课程再次被撤消。这一时期,小学卫生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从日常清洁开始,扩展到对于常见的疾病如近视、驼背等的预防,进入小学高年级则开始涉及生理卫生知识。中学阶段,一直有“生理卫生”或“卫生”课程,除了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养成卫生习惯外,还要通晓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及其相互关系。1932年,增加了“增进身心之健康”条目,并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明了近代医学常识及公共卫生与民族健康的关系,养成解决生活上健康问题的能力。到了1941年,新颁布的中小学卫生课程纲要对这方面的要求提高了,要求“养成良好卫生态度,具有改进个人及社会生活之志愿”,同时结合全面抗战等时代背景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如种族卫生、职业卫生、交通卫生、军队卫生、细菌战与防疫等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中的健康卫生教育总体上进一步得到加强,但在每一个具体的时代,又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与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是通过“生理卫生”“人体解剖生理学”“卫生常识”和“生物学”或“生物”教材来体现的。建国初期,为了真正的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党和政府希望尽早根除旧社会遗漏下来的陋俗和迷信,改善人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人民体质。上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全国范围实行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遏制甚至消灭了几种严重的传染病。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卫生常识”教材内容中就加入了“和传染病作斗争”这一新内容。而1958年出版的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生理卫生》教材又增加了预防传染病、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等保健知识。1961年的教材则突出了劳动与健康的关系,并介绍集体卫生和国防卫生。随着国家对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重视,1963年的教材中特别增加了晚婚和计划生育的意义等内容。
“文革”之后,根据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编写的生理卫生教材,加入了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同时在初中减少了一些卫生常识和急救内容。由于增加授课时数、改善课时分散情况、提高了开课的年级,使生理卫生的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点还是希望加入的,后面还要用到)
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作为单独的“生理卫生”教科书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存在,关于“人体生理卫生”的知识成为生物学教学的五部分内容之一。高中教科书也或多或少涉及相关知识。除了生物学科外,作为综合学科的小学、中学科学教材、品德与生活、体育与健康等教材也含有相当多的与健康生活有关的内容。不过,生物(或生理卫生)教科书一直是健康教育内容的主阵地。
从1990年至今,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人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健康卫生的一般习惯多数人已经养成。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多元化,一些新的健康卫生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心理失衡、网络游戏上瘾、毒品渗入校园等等,也给教科书的编写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1994年使用的、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编写的生物教材,生理卫生部分突出以生理知识为中心,以解剖知识为基础,加强了健康保健内容。例如,增加了急救知识、青春期心理卫生和吸毒的危害等。随后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教材,在注重自身习惯的同时,渗透了环保意识,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关注人类的健康。
进入21世纪,新一轮课改后,国家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关于健康的内容,包含在生物学科目中。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全套4册,分为8个单元。第4单元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是从生物圈的大背景去认识“人”;每一章节都涉及关于人类健康的知识,并进一步突出人的健康与生物圈的关系。除了结合人体生理内容讲解有关卫生知识之外,还设置了专门的“健康地生活”单元作为初中生物学学习的最后一个单元,集中讲述了医药常识、传染病及其预防、心理健康等内容,并将“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等也写了进来,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2013年修订后的教材,对于合理上网等内容也给予关注,并将健康的定义更新为WTO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高中选修2教科书则设有“生命科学与健康”专章,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以及器官移植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密切结合现代社会关乎公众健康的新问题,介绍了现代生物科技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广泛应用。
纵观百年来教科书中关于健康卫生内容的变迁,可以看出,由各个时期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教科书背后的纲绳。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又是社会的发展及需求。教科书中关于健康生活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及现状,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改善民众的不良习惯、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除此之外,生物学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也影响相关内容的变迁。例如,近年来关于艾滋病、免疫学的知识、网络成瘾问题、新型毒品等内容写进教材,就是这几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管具体内容如何变迁,教科书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学生用所学原理指导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康的人生。
(本文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