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纸上如何还乡?

    黄涌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4月23日   11 版)
    《何处还乡》,江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32.00元

        纸上还乡,不再是简单地回到故乡那个具体场景中,而是让我们通过文字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当安详和宁静从我们生活中漫溢而出时,故乡就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

        “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农村工作的美好愿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延绵了数千年的农业大国,乡村曾是维系我们民族发展的重要母体。在那里,不仅有亲情、乡情、族情的存在,更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隐忍、朴素、勤劳、善良等诸多精神品质。

        小桥。流水。人家。乡村是都市人里眼里美好、纯净的寄托地。那里有清新的空气,纯朴的人情,有无公害的食物可以食用;那里可以躲避城市生活的喧嚣,过着宁静的慢生活……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所接触到的乡村,已不复了往昔的模样。曾经有过的乡愁,渐变成课本中习得的人生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还乡不再是简单地理学上的归乡,更带着对旧有乡村图景的眷恋和精神的依附。江飞是我的同龄人,我们有过类似的人生经验和相似的生存困境。我们在农村里读过书,然后通过读书考大学而进城工作。少年时代的我们,物质生活匮乏,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盈;及长,适逢物质大盛而精神渐渐缺失。乡村带给我们曾经有的温

        暖、苦痛和感伤的记忆,逐渐化为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在我们眼里,乡村指向的是另一番生存图景,即使与贫穷、落后、凋敝相连,但依然可以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依归。江飞的新作《何处还乡》,正是于此之上试图通过文字向我们展现出一条因记忆而搭建出的精神还乡之路。江飞说:“散文写作是一种生命写作,它应当传递作者本人的体温、脉动和心跳,应当表现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意向。”“我想说的是‘文字建立记忆’。我终究会在生活里渐渐老去,直至死去,我希望自己写下的文字能获得一种记忆和时间的存在,一种‘生命的在场感’。”江飞的故乡罗岭,距离他生活的城市不远,那里曾是一代名伶严凤英的故里。但江飞却拒绝文化意义上的依归,他更愿意在

        文字里呈现出一种内在生活的真实。于是,乡村、亲人和往事都在他的文字里获得了一种“生命在场感”的发酵。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世界。村庄萧瑟。罗岭萧瑟。农历十一月。寒冷覆盖田野。霏霏淫雨,已连续下了五日,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万籁俱寂。行人埋首急走,身影模糊,仿佛被玻璃板压住的一滴水珠,我也只是如此的一个神色慌张的行人。这是多么熟悉的一条道路:曲曲折折,坑坑洼洼,两旁少有树,只有齐膝的杂草。我背着书包走向学校,我牵着爱人的手往家走去,我就走在这路上,离开,经过,或者回。野旷。什么是野旷?乌云向天际一侧拼命奔跑,仿佛从马戏团中逃出重获自由的狼,它的利爪带起阵阵腥风,迅速袭卷了整个田野。我想起很多年后日本

        鬼子进入罗岭的时候,也是像群饿狼一样,霎那间,罗岭街每个幸存居民的鼻孔里都钻进了一阵又一阵的血腥气,这种腥气在半夜里在熊熊火光中渐渐腾空而起,并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全笼罩了整个罗岭。——《何处还乡》在江飞的书写经验里,文字应着眼于对生命本真的提升。他渴望通过文字让读者回归到他所“想象着的”那个乡村世界里。他的语言是诗意的,这与他早年写诗经历有关。作为正在成长的文学研究者,江飞深刻的懂得文学是写作者寂寞的事业。只有坚守寂寞的人,内心才能获致宁静。在这个拼命定义为“小”的时代里,人们以寻找小趣味、小情怀为写作价值的标杆。而江飞则有意拒绝这种被定义的“小”,他希望回归到理想写作的状态里,听候自己内心

        的召唤。于是,有了《何处还乡》,有了《所有的天空都是你的》,有了《八月之光》,有了《北京的夏天》……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曾写下这样一句诗:大地上的异乡者。或许,对于每一个生活在都市高楼群中的人而言,当我们的精神空间发生裂变,被时代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不断趋新而追赶潮流时,我们已经成为我们所生活着的大地上的异乡者。这时候,当故乡再也回不去的时候,文字则是记录故乡过往的最好载体。亲近文字,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亲近故乡的一种方式。纸上还乡,不再是简单地回到故乡那个具体场景中,而是让我们通过文字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当安详和宁静从我们生活中漫溢而出时,故乡就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精神的还乡也就成为了可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