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

    山西的厚重厚重的山西

    傅书华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4月09日   10 版)
    《厚重山西———中国作家看山西》(上下),梁衡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498.00元

        山西是一方初初一看貌不惊人但却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味道的水土。你越是深入这块土地,就越是觉得这方水土是那么丰沃与神秘。现在,北岳文艺出版社编选了这两本由国内不同时期文学名家撰写山西的锦绣文章组成的《厚重山西》,力图从山水、历史、人物、民俗、风物等等方面,全面地反映山西的风貌,增进国人对山西的了解,我以为这实在是一件可以庆贺的事情。

        人说,地下文物在陕西,地上文物在山西。人又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此言不虚也。

        乔忠延在《高悬在太原上的铭记——尧王传奇》一文中,在考证了孔夫子、司马迁关于尧与太阳的论述后,感慨道:“尧王就是乡亲们的太阳,太阳就是众生对尧王的礼赞!这便是尧都人们对先祖最好铭记。而至圣老孔不过是倒卖乡亲们专利的二道贩子,至于史圣司马迁,那更是易手转卖的三道,或者四道贩子。”读了这样的文字,我想,有谁能不为山西文化的深厚、历史的悠久而折服呢?

        于是,在如此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得以听到许多岁月的回响,而在这其中,最动人心魄的,是走西口的歌声,是晋商的驼铃:走西口是清初的一次浩大的移民运动,走西口与闯关东不同,走西口是政府主动开边开禁,西口外是财富、富裕、机会、冒险的代名词,于是,“西口外”这三个字,就给人以破空而来的激动。(《百年趟出的一条活命路》)

        晋商之时,俄国“俄罗斯之父”彼得一世登上王位,同时的大清康熙皇帝也是一位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君主。中俄相互贸易之地恰克图被称为“西伯利亚的汉堡”、“沙漠中的威尼斯”。晋商能将自身做得大而久,就在于有识天下大势、经济大势的大眼光,有敢于大付出的大气魄,有制度创新用制度保证的大智慧。现今常将晋商的兴盛,只简单归功于诚信二字,实在是一种愧对先人的简约。(《漫话晋商之大而久》)

        还有《千古一人关云长》,《说不完的杨家将》,《传奇女皇武则天》,《剑胆琴心——傅青主》,《我们村里的白求恩》,《盛唐并州三诗杰——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还有贺龙、徐向前、阎锡山、赵树理、陈永贵、申纪兰等等,那都是历史浪花无法淘尽的英雄。更为伟大的则是那些没有名姓的“百姓”。只是他们更多地是把自己的生命形态融入于那些民俗风情之中:《社戏》《永恒的山西民歌》《醋都》《汾酒的风格》;融入于那些文物之中:《大美难言——应县木塔》《千古雄关——娘子关》《蒙山大佛断想》《万亿化身,罗刻满山——云冈石窟映像》《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而山光水色更是他们生命形态的见证:《晋祠》《难老泉》《太原古树认前朝》《三晋古树记》《黄河远上接天宇》《陶醉壶口》等等。有形的文字记载下来的却是无形的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

        五千年的文明呵,动人心魄。

        但我们不要忘记,这些是记写者眼中的山西风貌,这些观看山西的不同的“眼睛”,是由人、历史、社会、文化等等要素生成的。于是,所谓山西的厚重之“厚重”,就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冰心的《大同日记》是一位饱含爱心且具有洞穿了社会、历史的大眼光的外地人对山西的印象;李健吾的《梦里家乡》是远行的漂泊者对家乡的思念;李敖的《在太原的童年经历》是作者成年后对童年太原生活的回忆,那都是些不愉快的印象,不知是作者成年后对社会批判的“毒”眼光影响了他的记忆,还是他童年的经历,形成了他成年后对社会批判的“毒”眼光;梁思成的《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建筑学家对留存于山西的珍贵、稀少的建筑的由衷的喜爱之情;汪曾祺的《赵树理同志二三事》真正写出了山西人的性情、品格、特点,但也只有汪曾祺这样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江苏人才写得出来;余秋雨的《抱愧山西》写出了一个时代外界对山西的了解过程;李锐的《底家河春秋》是一个北京知青生命与山西拥抱的结果:这是山西的“春秋”,这也是走进了山西的北京知青的“春秋”;张石山的《醋都》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地地道道的山西味,是浓浓冽冽的山西情,这种山西味、山西情,也只有张石山这样的从小生长在山西,却又在成年后走过大江南北最终又回归山西的人才写得出来。

        好了,就此打住。有心的读者,如果将本书中的作者,以十年为一代,按代分列;或者按山西本地人、在山西定居的外地人、来过山西的外地人分列,看看他们笔下的山西有何区别,看看他们对山西的情感有何区别,这种区别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我敢打个赌,您一定获益匪浅。

        在走近厚重山西的同时,相信您也会走向厚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