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学术前线

    我为什么相信“夏”源于江汉之说?

    范梓浩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4月02日   10 版)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郭静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148.00元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无疑是一部学术巨著。全书正文共525页,其中参考文献便有60页之多,包括了中英俄等多种语言的参考资料,又涵盖了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考古报告、民族志,以及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光看这60多页的参考文献,便可知此书分量之重,可知此书是基础扎实的学术研究之著。

        待我进一步了解作者本人后,心中久久地萦绕着张光直先生的一番话:“要研究三代考古,就要学考古、经籍、甲骨、金文和早期王国民族学……”而且,“今天念中国的考古不是念念中国的材料便行了。每个考古学者都至少要对世界史前史和上古史有基本的了解,而且对中国以外至少某一个地区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三联书店,199年,页126-128)。比对一下郭静云教授曾发表的书籍与论文,她在考古、经籍、古文字及早期民族学均有研究成果,熟悉国外多处古文明的材料,其学术视野的深度和广度可见一斑。我觉得,决定一个学者的成就,主要在于学术视野及研究工具。所以,我想郭静云教授所能看见的夏商周,必定是与众不同的。

        不出所料,循着作者的思路,我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与教科书中截然不同的夏商周。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而书中的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则尤如一颗投入平静湖水中的巨石,定会激起学术界的骇浪。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两个,一是夏源于江汉说,二是实际上有两个商存在,殷商王族是灭亡“汤商”的东北游战民族。由于本人对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材料较为熟悉,夏之江汉说的观点实在令我震撼,也与我上两年不断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不谋而合。

        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每当有人提到二里头文化时,脑海中自然会冒出“夏”这一个字眼。虽然,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二里头文化就一定是夏文化,二里头就一定是夏的中心,但我仍会不自觉地认为,夏的中心就在二里头,即便不在二里头,也必定在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似乎,我们的学科在构建一个“神话”,一个学术界陈陈相因、人人首肯的“神话”。

        如果我们抛开历史文献构筑的认识误区,而直面考古材料,将伊洛地区与江汉平原的考古材料进行对比,则不难发现,在二里头之前的所谓龙山时代,江汉平原更具备文明演化背后的动力。

        首先,在人口增长方面,郭静云教授引用了乔玉先生对伊洛地区,二里头遗址周围的人口和土地利用率的研究(乔玉:《伊洛地区裴李岗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复杂社会的演变——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人口和农业可耕地分析》,《考古学报》2010年第4期,页423-454),说明二里头人口、聚落的密度无论是新石器时期还是青铜时代早期都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石家河文化时期,江汉地区突然涌现了大量的小型村落,整个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率十分高,可见这一时期出现了人口数量的剧増,整个文化面临向外扩张的压力。

        其次,在频繁的战争方面,两湖地区的石家河时期城址接近20座,高筑土墙的城址自然让人想到了这些城之间的冲突十分频繁。即便如郭静云教授所言,他们可能已经组成“云梦泽联合城邦国家”,我认为城与城之间还会因为资源的分配而发生冲突,这个早期国家的纽带并非如我们想像的大一统国家般紧密。相比之下,伊洛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目前所发现的龙山时代城址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城址规模上都远远不及江汉平原。

        再次,在农业强化方面,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日益成熟,稻作农业开始从长江流域北传至黄河南岸。在稻作农业北传的同时,长江中游屈家岭和石家河的文化因素也向北传播至黄河南岸。伴随稻作农业技术发展,稻作管理的精细化,土地开垦,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都促使社会日益变得复杂化。而伊洛地区属于黍作农业区,而对黍进行管理所花费的能量则是远远不如管理水稻所花费的能量。稻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大幅提高产量,黍作则不能做到这一点。此外,稻作对水有严格的控制要求,需要集体建设水利设施,而黍作则不需要。

        结合龙山时代的文化因素以及上述几点文明发展的动力证据,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北渐说,似乎比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说更有说服力。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顺着文明发展的一般模式,把目光从黄河流域移开,聚焦于“江河中原”的中心——江汉平原,这里最有可能是孕育夏文化的摇篮。

        然而,我个人认为有几点还有待确认和进一步研究。第一,在物质交换的发达这个动力要素上,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因素,如此丰富的外来文化因素应作何解释呢?又或者盘龙城早期遗存有比二里头遗址更丰富的文化因素?需要更多学者来关注这一问题,更深入地研究其文化遗存的内涵。第二,石家河文化与盘龙城早期遗存的相似度有多大,能不能构成一脉相承之说。

        上述两点都是从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从类型学的角度来提出的疑问。而上述提到的几点动力,与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通则有关,显然是过程主义的研究范式。我觉得,当代世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已经不是非此即彼的时代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强调文明背后形成的生态环境、技术、社会压力等的规律时,运用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对文化的传播、文化圈、文化丛的特殊性加以关注。因此,随着郭静云教授的新书推广,两湖地区的考古工作日益发展,我们应该可以进一步从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中获取更多的,更为精确的“夏源于江汉平原说”的证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