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品书读人

    作为精神病人和哲学家的阿尔都塞

    宫敬才(本报书评人)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19日   10 版)
    《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法1路易·阿尔都塞著,蔡鸿滨译,陈越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
    版,59.00元

        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的哲学思想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辩论中传入我国。随后,其著作陆续被译为中文,如代表性著作《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以及《列宁和哲学》(首先在台湾地区翻译出版)。路易·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主题何谓?用他自己的语句表达是“理论反人道主义”,笔者的概括是刚性的阶级斗争至上论。表面看,这样的哲学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进程极度不合拍,与文革浩劫后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思想倾向尖锐冲突。后来的历史演化事实与此相反。辩论期间,路易·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是反对青年马克思人道主义和劳动异化思想的理论武器;其后,病态刚性的语句表达和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让不少青年学者折服。直到现在,富有路易·阿尔都塞个人性色彩的提法,如“认识论断裂”和“征候阅读法”等,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常常出现的语汇。这说明,路易·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路易·阿尔都是怎样一个人?其生活经历中有哪些故事?其思想是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提出来的?读罢《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答案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其人

        路易·阿尔都塞1918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在那里了度过了童年时光。随后与当银行经理的父亲一起,举家返回法国。他的人生经历相对简单。1939年7、8月间以第六名的成绩考入法国学术和文化的圣殿——巴黎高师,未及入学便被动员入伍,尚未参加战斗就成了德国法西斯的战俘,直到1945年5月。随后进入巴黎高师学习、留校工作,一直到1990年去世,始终是巴黎高师人。他在那里享有半神半人的尊崇,高年级学生见到刚入学的新生时往往问一句:“你见过阿尔都塞了吗?我是认真的。” 

        路易·阿尔都塞的人生经历虽然简单,却几乎时时伴随精神疾病的折磨。他少年时便认为母亲不爱自己而是爱自己的名字——路易,因为名为路易的人是母亲年轻时刻骨铭心的恋人,一战期间战死。他的生身父亲是死者的哥哥。如此的纠结伴随一生,成年后仍然认为自己没有爱的能力,这一能力被母亲阉割过10次、20次。这种奇怪得离谱的念头不可理喻,却对路易·阿尔都塞影响很大,以至于垂暮之年的母亲行将谢世,他仍然在自传中情绪激动地与母亲辩驳。(第144-145、385页)

        路易·阿尔都塞少年和青年时期先后两次患精神抑郁症,一次是12、13岁期间,一次是20岁。(第89、379页)或许,这时的病症对他后来的思想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如下事实让人揪心。据他自己说,成年后的1947—1980年,33年的时间里15次患精神抑郁症,在医院、精神病诊所总共待过15个年头。(第151、334页)这就意味着平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患一次精神抑郁症。令人关注的是,路易·阿尔都塞的精神抑郁症被治好后往往会转入另一种精神病症——轻躁狂,此种情况下效率奇高,按他自己的说法,“至少要多做20倍的工作” 。(第151页)

        如影随形且交替出现的精神疾病对路易·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及其表达有否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看待这样的影响?学术界既不提出也不探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客观理解和评价路易·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前提。精神疾病时时折磨着路易·阿尔都塞,非常值得同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不能把路易·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及其表达作为健康人的哲学思想及其表达加以接受。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并不顾及这一点。

        其事

        路易·阿尔都塞虽然经历简单,但故事颇多,用稀奇古怪和不可理喻形容这些故事实不为过,用健康人的眼光看问题,可置辩的地方有很多。

        在战俘营时,路易·阿尔都塞养成了一种储物怪癖,这样的怪癖“一拖就是六十年!后来到了太平年月,我每天都要继续给自己建立一些储备,首先是面包、饼干、巧克力、糖、鞋(我有多少鞋呢?如今我的壁柜里有一百来双!)、衣物——同样多——当然还有钱,这是储备物中的储备物” 。(第111页)还有,“我对生锈的菜刀有一种偏爱,于是我在一家商店里偷了好几把” ,“我还决定偷一艘核潜艇”。(第361页)著名哲学家的行为如此怪谬,正常人的心智无法理解。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路易·阿尔都塞不断地为自己建立“女人的储备”,这是为了妻子死了或离他而去时自己始终有女人相伴。(第111页)这样的想法使然,路易·阿尔都塞不断地引诱和追逐女人。“有一天晚上,我们跟一对还不认识的夫妇在朋友家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我竭力表白和挑逗,向那位不认识的年轻漂亮的女人发起进攻。直到最后我断然提议,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在饭桌上当场做爱。”(第163页)还有一次,同样是当着妻子的面,路易·阿尔都塞勾引素不相识的年轻姑娘,以教她游泳为名,“差点就在大海里做爱了” 。忘乎所以的路易·阿尔都塞被潮流拖向外海,险些丧命,是他想施暴的姑娘救了他。其妻气得要死,吓得要死,蜷缩一团,泪流满面,周身战栗,不能自己,面对被救上岸的路易·阿尔都塞说出了如下的话:“你无耻!对我来说你死了!我再也不想看到你!我再也受不了跟你生活了!你是个胆小鬼,下流胚,滚开!”(第164—165页)确实,路易·阿尔都塞的上述行为类如发情的公狗,疯狂到了要色不要命的地步,脸面和伦常?更是不在话下。

        路易·阿尔都塞的妻子埃莱娜(1910—1980)出身于贫苦的犹太人家庭。幼年时其母想要男孩,便轻慢她,致使她发育不良,又矮又黑。(第124页)11岁时开蔬菜店的父亲患上癌症,年少瘦弱的她月复一月地独守床前陪护和照顾。第二年,同样的一幕又发生在母亲身上。埃莱娜上世纪30年代就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二战期间是一个武装抵抗组织的领导人。战后,法共党内诬称她是英国或德国的间谍,无休止地批斗,使她受尽屈辱和折磨。在自传中,路易·阿尔都塞不吝笔墨,在多个地方从不同角度夸赞自己的妻子:她,“极其聪慧、富于直觉、勇敢无畏和慷慨大度”;她,有一种“奇特的美”,“使我心醉神迷”;她,“庄重”、“风趣”,“在笑声中包含着令人难以抗拒的温柔” 。(第173、165、166—167页。)故事的另一面如何?让全世界的人目瞪口呆。1980年11月16日早晨9时,路易·阿尔都塞活生生地勒死了相依为命34年的老妻。鉴于路易·阿尔都塞杀人时处于精神病状态,警方不予起诉。躲过牢狱之灾的路易·阿尔都塞又活了10年,让我们有幸读到他这期间写作的自传。或许,两人的最终归宿并不相同,终生不幸的妻子进天堂,施暴的路易·阿尔都塞下地狱。

        其思

        1965年10月份,路易·阿尔都塞接连出版了两部著作:《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其效应是轰动一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围绕路易·阿尔都塞关于人道主义的论述的国际性辩论随即展开。同年12月份,路易·阿尔都塞患上了同样是“轰动一时”和“给人印象深刻的抑郁症” 。发病的诱因何在?路易·阿尔都塞后来回忆说,“一想到这些文字将使我赤裸裸地出现在最广大的公众面前,我便突然感到不可思议的恐惧:所谓赤裸裸,就是指我的本来面目,一个只会耍手法、搞欺骗、此外一无所长的人,一个对哲学史几乎一无所知,对马克思几乎一无所知的哲学家。”“我感觉自己是个大胆从事任意的体系构造的‘哲学家’,而这样的构造与马克思毫不相干。”“简而言之,我生怕招致一场灾难性的公开揭露”(第155页),因为“我制造了一个自己的马克思”(第237页)。

        针对路易·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行为及其理论结果,有两个问题需思考和回答。

        其一,路易·阿尔都塞为什么要制造“自己的马克思”?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任何人道主义哲学,对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则是感到愤怒。(第190页)厌恶和愤怒的情绪所致,他在《保卫马克思》中说出了如下的话:“必须把人的哲学神话打得粉碎;在此绝对条件下,才能对人类世界有所认识。援引马克思的话来复辟人本学或人道主义的理论,任何这种企图在理论上始终是徒劳的。而在实践中,它只能建立起马克思以前的意识形态大厦,阻碍真实历史的发展,并可能把历史引向绝路。”([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  杜章智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9页)援引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就能把历史引向绝路?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内容荒谬全不顾。路易·阿尔都塞对包括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在内的所有人道主义思想厌恶和愤怒的态度事出有因,在他看来,“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第178页)阶级斗争至上论的哲学观使路易·阿尔都塞的思想扭曲变形,以至于到了不顾及常识和事实的地步。

        其二,路易·阿尔都塞为什么能制造出“自己的马克思”?方法论帮了大忙。路易·阿尔都塞认为,自己的哲学修养“要打折扣”,学习的方法是“靠道听途说”,“我最终以‘靠道听途说学习’这样的事情为荣,并且拿来夸耀”。(第174—175页)仅仅“靠道听途说学习”显然不能成为哲学家,也不能提出貌似成一家之言的哲学理论。可悲的是路易·阿尔都塞还有另一种特殊的能力,“我由一个简单的提法出发,就感觉到自己能够(多么奇特的错觉啊!)重新组织起我不曾读过的一位作者或一本书——即使不是其思想,至少也是其倾向或方向。我大概拥有一种直觉,尤其是一种对照比较的能力,也就是建立理论对立的能力,”“重新组织起我认为是这位作者的思想的东西” 。(第175页)由上述表白可以看出,说路易·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凭空杜撰或许过于直白,但说其是病态的情绪化产物肯定符合实际。其中的要害不容错过。在路易·阿尔都塞看来,“我认为”研究对象——作者或著作——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极端的自我中心论和过度阅读的方法成就了路易·阿尔都塞,铸就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精神病人和著名哲学家的路易·阿尔都塞已经作古,但其创立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其人、其事和其思,应该的结论是什么?作出结论是读者的天然权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