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峻青和他的《马石山上》

    韦泱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19日   14 版)
    《马石山上》书影
    峻青

        前些时候,上海召开了老作家峻青先生创作70周年研讨会。峻青的文学创作体裁涉猎广泛,但小说无疑是他最大的创作成就,在他的长、中、短篇小说形态中,短篇小说尤显突出。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黎明的河边》等名篇人们至今耳熟能详。而我要谈的,却是他创作时间更早的一篇作品,叫《马石山上》。

        1923年寒冷的初冬,峻青出生在山东胶东半岛海阳县西楼子村,本名孙峻卿。童年时代在村塾读过几年书,四书五经的诵读以及母亲给他讲解古诗为峻青打下了文化基础。后为生计所逼辍学,他到一个小财主开办的工场做童工。这个东家有个爱好文学的女儿,阅读的新文学作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这使年幼的峻青深感新鲜。他为东家打扫书房时,有时就悄悄地在腋下塞入一、二册,晚上等伙伴们入睡后,在煤油灯下偷偷阅读,第二天一早又把书悄悄放回原处。

        不久,抗日的烽火燃到胶东半岛。强烈的爱国心吸引着峻青走进了八路军的队伍。在前线,在敌后,他做过教育、民运工作,更多是做前线记者,直接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

        1942年,日寇对胶东半岛又一次展开大扫荡,峻青所在地区有一个八路军班与几千群众被围困在马石山上,周围是两万多日伪军队。如果当晚冲不出这包围圈,天一亮山上的人都无法生还。八路军带领群众杀出重围后,突然发现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冲出来。他们再次回到山上,掩护最后一批群众冲出去。此时天已大亮,他们自己重陷敌军的包围,打得只剩下四个战士和一颗手榴弹,最后,他们抱在一起,拉响了手榴弹……

        这样的壮举深深烙在峻青脑海中,深入乡村、开展民众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峻青在冲出重围的当晚“含着激动的泪水”写出《马石山上》。可惜如今我们已看不到当初第一稿《马石山上》了。现在能阅读到的《马石山上》是峻青“一九五一年八月修改于汉口”的第二稿。他将这篇修改稿与另两篇抗战题材作品合为《马石山上》一书,由武汉通俗出版社出版于1952年9月。这是峻青的第一本专著,也是峻青涉足革命战争题材的最初作品。此书分别于1952年11月、1953年3月由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三个版本均署名“孙峻菁”。此后,他就以“峻青”的笔名驰骋文坛。

        1954年11月,峻青在上海重写《马石山上》。从第二稿的八千多字增加到两万八千多字的第三稿。作为13篇短篇小说之一,编入1955年2月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黎明的河边》一书。峻青在此书《后记》中谈到了《马石山上》:“《马石山上》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其中也加上了许多文学上的想象,如战士们的姓名、性格以及许多具体的细节。因为这十位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了,所以有许多无从查考的地方就不得不加以想象。在第一稿和第二稿的时候,我还是把它作为报告写出来,这次的重写,就把它写成了小说。”根据这个重写稿,上海文化出版社于同年九月出版了薄薄的单行本,到第二年已是第三次印刷,累计印数达七万册。

        作者曾说:“一九四二年的《马石山上》写得粗糙,因为那时候刚开始学习写作”。我们读到的第二稿可能减少了一些粗糙程度,但对比他在四十年代中期写的一些通讯报告,写法上差不多,基本上是以新闻事实为写作依据的写实性文字,可归类为通讯特写。当然,写作上也有一定的可读性,如人物行动、对话等,用了一些描写手法,显得生动、形象。作者将其稿称为“报告”,也是切合实际的中肯之言。

        这样,我们可以忽略《马石山上》第一稿,从第二稿即修改稿谈起,此稿以一、二、三段划分为三个部分,以倒叙结构展开,一、三段分别用了短短五百来字,作些概括或提示,主要故事的叙述就在第二部分。全文开头写道:“一提起十壮士来,在胶东半岛上,不论是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而一想起十壮士,又没有一个人不联想到马石山的。”一段简单铺垫之后转入第二部分的回忆。第三部分又回到了现在时:“亲爱的读者们,我的马石山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我要告诉你们:壮士们的肉体虽然毁灭了,可是,他们的英雄形象却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里……”这样,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虽然故事结构较为简单,倒也通俗易懂。

        再来看《马石山上》的重写稿,文字已大大扩容。结构从原来的三个部分,扩展成八个部分,还有“结尾”一章。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叙事:“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日子。灰色的天空里,飘扬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尖溜溜的西北风,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怒吼着,吹得人们的脸颊和手指像刀刮一样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写作上采用的是小说语言。

        接着,把原来第二部分的简单故事演绎成由一至八的八个部分,这样故事情节更丰富、曲折,也更细化。作者展示出他虚构想象的创作才能,从容地书写情节推进中的许多细节。比如,临近最后的突围,战士们“一看见地瓜皮,大家的肚子都叫了起来。到这时候,他们才想起了自从昨天早晨在徐家店吃了一顿地瓜以后,一直到现在,没有一点东西落腹。饿得最厉害的是大老矫,他人大饭量也大,平时在连队里谁也吃不过他,他一人能吃三个人的饭,总还在不到开饭的时候又喊饿。现在,他饿得肚皮紧贴脊梁骨,头上直冒虚汗。他用手往怀里摸了一下,掏出了一个馒头(这是昨天晚上于大娘在西山脚下塞给他的)。他拿起来嗅了嗅,可是,他没有吃,就递给了班长,班长摇了摇头说:你吃吧。他又递给了小刘,小刘也不接……”这些细节有效地烘托和塑造了人物性格。

        在“结尾”部分,作者用两个“十多年过去了”的段落,既是对战争时期艰苦岁月的概括,又简述后人如何纪念马石山上英雄的种种举措,发出了“保峻青卫和平,保卫幸福的生活”的感叹。

        《马石山上》的重写稿在修改稿的基础上以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为指导,经过主题的提炼与情节铺展,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从“报告”而成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1954年对刚过而立之年的峻青来说是个短篇小说创作丰收年。这一年,他相继创作出《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老交通》等短篇小说。

        峻青在2012年12月出版的《峻青文集》(八卷本)中将《马石山上》放在第一卷《短篇小说卷》卷首,可见作者对这篇小说至为珍视。因为这是峻青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写成的文字,他本人就是那场大围剿中被八路军十壮士救出重围的幸存者之一,那段日子,他正在山村里做民众教育普及工作。

        峻青以写革命战争题材见长。他在《我与战争文学》一文中讲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直接参加了战斗,目睹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从此我便开始了革命战争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一阶段在农村听的、讲的口头文学,给了我以后的文学创作以丰富的营养的话,那么直接投身革命队伍参加战斗,则更丰富充实了这种营养。《马石山上》这篇小说就是我伴着战火硝烟,面对着烈士的鲜血写出来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