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节日书别成了“一地鸡毛”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12日   08 版)

        林林总总的节日,除却其文化意义之外,日渐成为各路商家借势营销的“比拼冲刺日”,就连书店、出版社也越来越乐意搭乘这班顺风车。据观察,如今,我国图书市场借节日主题而扎堆儿荐书、出书的营销方式越来越流行——春节、儿童节、教师节、情人节,甚至是五四青年节,都成为荐书档期。像马年春节首张“贺岁书单”就被不少书店推广;2月14日,情人节遇上元宵节,当日,不少书店向读者发出邀请,期望大家“到书店约会”,微博上各式“情人节书单”也被热推。

        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叹“没时间读书”的当下,节日作为人们休闲放松的节点,被书商利用来推介图书、促进阅读,有其积极意义。它为那些对阅读心有所念可总是定不下心来的读者起到了适时提醒、及时指导的作用,这没准会成为改变一些人的节日文化消费意愿,促其在浮躁的外因诱惑与拿起书本阅读之间做出倾向于后者的选择。它还能为推进书香社会建设,给一些地方、单位借机开展种种主题读书活动提供配合与帮助。

        不仅如此,节日书的出现还有益于给好书第二次生命。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很多出版社在图书出版的节奏上把握得并不均匀,比较集中的出版节点是“暑期档”和“贺岁档”;而在大多数书店,码放的一般也都是新书、畅销书,更新频率很快,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由此导致的一个不良后果,不少好书在书潮泛滥之下被迅速淹没。此种状况下,书商针对不同人群,节日借势营销,可以将一部分有阅读价值的图书再次挖掘出来呈现给读者,从而避免文化资源浪费,扩大好书影响力。

        节日书运作得好,对于书商、读者皆有其益,可如果,它被当成了噱头,难以与读者对味,那么,自然难收预期成效。当前,节日书市场的确出现如此问题。留意不难发现,种种节日书扎堆儿跟风现象严重,表面上的热热闹闹难掩其创意的缺乏,许多书从书名到内容严重趋同。这也难怪,书商精心订制的节日书往往引不起读者阅读兴趣,甚至遭致诟病。以马年贺岁书为例,收录在“贺岁书单”中的一些书销量平平,倒是未被收录的图书《爸爸去哪儿》受到热捧,春节期间吸引了许多读者。

        一直以来,扎堆儿跟风几成书业市场痼疾。一本书热销、一部剧热播、某人瞬间成名,等等,皆可成为带火一批书即刻跟风的由头。由此造成的结果,除少数抢时间出版、有自身创意图书得以“捞金”之外,多数只能赔本赚吆喝;而广大读者,也越来越对此种出版现象深表不满,甚至于连带着对一些出版社乃至阅读本身凭生厌倦情绪。看来,现在,节日书又面临如此不良出版之风侵蚀,一种原本不错的图书营销创意很可能因此而沦为鸡肋,沦为戕害读者阅读兴趣的元凶。

        节日书如何走出窠臼,形成品牌,以出彩来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值得业界深思。可不论怎么说,书商紧盯的不能只是节日、利润,关键还是需要先把图书内容做好,诚若有书业人士指出的,“无论为哪个节日制作书单,最重要的是内容售卖——只为优质图书做好营销,才会赢得读者的信任。”

        山西省长治市 周慧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