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年好友陈光中继《走读鲁迅》《走读周有光》之后,在2013年又推出一部《走读京城角落》,如果算上他的八本《风景——京城名人故居及轶事》和与我合作的《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已经有十部开外,而且还要继续走读下去,写下去。接下来的几本将是《走读京城人物》、《走读京城文人》和《走读京城学人》。可以说已经形成系列和品牌。
先说《走读京城角落》这本书,似可理解为作者大体按时间为序带我们逛北京,而且专找犄角旮旯。先从唐代法源寺“海云禅师碑”和白塔寺的海云禅师“肉身”讲起,写得真真假假、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最后找到基本答案,但还有未解谜团;接下来讲故宫御花园里用石子摆出的“火车出行图”引出对火车、铁路及各类交通工具的考证;到颐和园也放着撇开游人熟悉的东部仁寿殿、乐寿堂、德和楼大戏台、谐趣园、长廊等不谈,专讲人烟罕至的西北角,作者40年前后两次登临这座孤岛,第一次写的阴森诡异甚至恐怖,读者仿佛身历其境、中间加上乾隆御制诗、样式雷烫样及民间传说的考证、最后还提出三点疑问。从西北角治镜阁那个传说中的“宫廷监狱”到东部玉澜堂囚禁光绪皇帝那个真正的监狱,揭示了从乾隆盛世到晚清衰亡的跌宕演变过程,相信会给读者以深深的启示。
细读此书,不难体会到作者的匠心,我们可以找出不少陈氏“走读系列”的特点:一是每一篇都写的既厚实又细微,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问题,大都以新的疑问、悬谜和启迪结尾;二是许多角落,作者去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观察描写十分细致;三是书中配有208幅插图,与文字配合紧密,甚是精美,都是在数以千计的图库中选了又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上品;四是除照片外,还附有作者手绘的人物画像、建筑速写、胡同地图,特别是标有名人故居的胡同示意图,在其他书里是见不到的。在这本书的封底,有一幅手绘的京城地图和一个形似作者的卡通人物,这些都是最好的导游图;五是职业特点突出,与铁路相关的有好几篇,写“北京南站:飘逸的老站”,分明是一部百年北京铁路和火车站的变迁史,似乎也在提醒读者别忘了作者的职业是铁路系统老员工,而且还是作家协会会员和博物馆协会的会员;六是每一篇都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有忧患意识。仅“总布胡同,拨开百年烟尘”一篇就涉及历史名人50余位。真可谓北京的胡同,处处与人物相关,京城的角落,与历史和大事相连,可以说走不够,读不尽,讲不完。
最后点题的“代后序”选的是作者2002年发表的一篇旧文“保护的前提是保存”,至今读来还有鲜活的现实意义。作者说得好:“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书中介绍的一些地方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让我很感忧虑。如果我们的后人将来仅能通过些许图片和文字感受北京这座古城的风采,那真是让人悲哀。”可惜不幸而言中。
陈光中的这个“走读体”实在值得提倡和推广,因为它体现的是一种扎扎实实的创作态度和朴朴实实的文风。我是研究出版的,眼下出书比前些年容易多了,每年的出书数量早已超过40万种,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我国每天都有上千种图书问世,设想一个再大的书店,运输上架都来不及。可是可读的书不多。其实,有的书印出来,卖不掉几本,直接进了造纸厂。本身就是垃圾。还有跟风书、模仿书、人情书、职称书,前些年的“奶酪系列”、“廊桥系列”、“分手系列”记忆犹新,还有那泛滥成灾的伪书,实在是浪费和灾难。
陈光中的“走读系列”为何长居畅销书排行榜?为什么写得如此有深度、有厚度、有感情、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呢?因为他的书里凝结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读者是读得出来的。
在三四年的光阴里,他把北京的胡同转了好几遍,所以他的书里以胡同和人物居多。为写好周有光、侯仁之等大师,他十几次,几十次地登门拜访老先生及家人。作者写《走读周有光》的方法是“用双脚去丈量周有光的人生足迹,在行走的过程中阅读这位‘世纪老人’的心路脉络”,从周有光的出生地常州青果巷起步,先后走访了周老生活和工作过的苏州、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北京以及当年下放劳动过的宁夏西大滩等7座城市或地区,行程近万公里,搜集了大量第一手历史资料,最终得以成书。陈光中在和我一起写燕南园的大师时,通读许多大师的代表性著作。比如冯友兰七卷本《中国哲学史》以及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著作,所以才能把大师的学术贡献写得那么准确到位。
更为难得的是他对“走读体”已经形成理论和标准,据我所知他大体强调如下四条:
第一条,作者必须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须做到“亲历、亲写、亲摄、亲绘”。后两条他本人能做到,对一般人不必强求。所谓“亲历”未必是亲自经历,但必须是亲自进行实地考察。而不能仅坐在书斋里抄资料。
第二条,必须坚持“图文并重”的原则,以实地拍摄的照片为主,辅以必要的插图、地图。现在手机相机已经普及,所谓的“图”,应主要取自作者亲自拍摄的照片、亲手绘制的插图或地图,以免产生版权纠纷。即使是旧照片、旧图片,也要有可靠的出处,而不能靠网上下载或简单翻拍充数。
第三条,体裁以“大散文”的形式为主。似应尝试探索一种“边走、边读、边想、边写”,夹叙夹议,老陈很注意保留作者参与痕迹的写法。有人问:这算是传记、游记、还是散文随笔呢?老陈说:都不是,也都是。这种写法的优点是能在书中人物、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对话的气氛,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沟通。
第四条,“走读体”应当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装帧版式风格,美术装帧及版式设计务求精良,努力打造精品而避免“仿品”或“赝品”。
我对陈光中的“走读系列”很是赞赏,对以上“走读体”的标准也所见略同,不谋而合。早在1982年,我在北大图书馆学系写硕士学位论文《建阳余氏刻书考录》时,就南下福建省搞实地考查,直接采访余氏后人,查阅方志和余氏家谱。在查阅大量书目并跑了15所大型图书馆的基础上,编写《建阳余氏刻本知见录》。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采访20多位当时八九十岁的老先生讲口述史。近十年又与陈光中合作采访燕南园老先生。
为使“走读体”真能形成气候,并使年轻学子对北大老一代名师有更深的了解和继承,这几年我指导学生们也在写“走读体”文章,继《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之后,《北大燕东园的大师们》也即将推出,接着又在写《北大朗润园的大师们》和《北大文化丛书》。
希望有更多的作者加盟“走读体”,并能够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题材和作品。
《走读京城角落》,陈光中著,“走读系列”丛书之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6月(彩印),38.00元